◎日常-吹排笛(如附件   )

學前幼兒接觸音樂的目的並非期待他們要成為音樂家.加強他們的節奏感,而是要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基於此原則,每當老師安排有關音樂的課程時,老師總是希望大家對樂曲.樂器.律動都能有美好的感覺!...今天的“排笛”屬音樂的一種,不過令老師最遺憾的是~無法拿真正的排笛或圖片給大家欣賞,最後只好以吸管製作假的排笛來滿足大家對排笛的想像!老師把一堆長短不一的吸管散放在大家面前,老師告訴大家:“哇,這些吸管這麼亂,你們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這些亂七八糟的吸管變得整整齊齊的?“佳勳說“給它收進去玩具箱裏面”佳勳說完芽立刻反駁說:“不對啦,是要放進袋子裏啦”;存恩拿2根吸管並分別套進左右手的小指,接著2根小指再互勾在一起,再敲一敲,再拿1根吸管套進食指上,存恩邊示範邊說“這個呢~要勾在一起,然後再敲一敲,然後呢~再穿進這個洞,再...”如果等存恩唸完,恐怕中共就要打過來了,所以老師即時向她喊~“停!”;祐一層一層比,越比越高,邊比邊說“要把它排(疊)在一起,排(疊)好高好高好高,然後就可以看巧連智了”;芽說“要被魚吃掉,要趕走鯊魚的”;崇杰說“要打氣”;祈祈沒說!...老師說:“我們可以把亂亂的吸管放袋子裏或是口袋裏或是一根一根把它們排好,就很整齊了..!還有一個好方法~就是一根一根依照長短用膠帶把吸管黏在一起,像這樣!”老師把依長至短順序的吸管黏好後問大家:“你們覺得這個(排笛)形狀很像什麼?”佳勳說“長的短的長的短的...”;存恩說“一顆洞,兩顆洞,就可以黏在一起”;祐說“像芽芽的尿布”;芽說“像一條一條的吸管”;崇杰說“溜滑梯”;祈祈說“這個ㄟ~”!...老師拿起排笛說:“這個是用吸管做的樂器,叫作~排笛,它可以發出聲音唷~”老師把排笛放在嘴邊吹,雖然吹出來的聲音四不像,不過老師盡量吹出兒歌“小星星”的曲調,嗯~因為吹得有八九成像,所以當“小星星”傳到大家的耳際時,小朋友簡直把老師都當成偶像了,也因此大家都還等不及老師的指令,就破不及待把自己手中的排笛也拿來吹一吹,因為這是假的排笛,所以要吹出聲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為了炒熱整個氣氛,所以老師就播放音樂,並請大家吹著排笛與音樂“對嘴”,就這樣~老師當領隊,然後帶著大家當“街頭藝人”...,不管大家吹得好不好,看得出來...大家對今天排笛的感受力不僅覺得新鮮,也都很滿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