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超感應單擺(Q.安安.存恩.佩芸。。。。。。令雪老師)

  這個實驗需要剪三段不同長短的線分別綁上螺帽(或鋁片),再綁在筷子上,每條線距離間隔約3公分,手拿筷子的一端,隨心所欲擺動其中一個單擺,另兩個單擺幾乎可以不會動喔!在跟單擺心電感應之前.先請大家看著時鐘學它"擺動"一下.然後再跟老師一樣胡亂動一動身體.然後再告訴我們"擺動和亂動哪裡不同?"QQ說:“亂動-是跑很快~很快~跌倒了(會)受傷.擺動-是很慢~~不會跌倒...”;安安說:“嗯...動作不一樣~”;存恩說:“這個擺動~比較慢.這個亂動比較快~”;佩芸說:“擺"跟"亂"(2個字)不一樣~”;大家說得很好!都算對!剛才大家不管是慢慢動.亂動或是擺動你知道"這麼多的"動"都是為了作什麼呢??"QQ說:“(亂動)跌倒了(會)受傷.(慢慢動)不會跌倒~”;安安說:“是為了要穿動(洞)”;存恩說:“為了開心啊!!”;佩芸說:“為了要玩的~”;不管是快動.慢動.亂動.擺動...等一下的實驗你們都不用再費力動了.首先老師準備筷子、線、螺帽或鋁片...然後步驟如下:

1.剪三段不同長短的線,分別綁上螺帽(或鋁片),再綁在筷子上,距離間隔約3公分。

2.手拿筷子的一端,開始表演「超感應單擺」---可以隨心所欲擺動其中一個單擺,另兩個單擺幾乎可以不會動喔!

看老師示範可神奇了!可是它的秘訣是什麼呢?首先輕輕擺動一下筷子(不要讓別人看出來手在擺動),再配合想要擺動的單擺,例如想讓第二根單擺擺動,則只注意第二根單擺的前後擺動,不要理會第一根與第三根。當第二根單擺的擺動在最右或最左邊時,輕輕反推回去(同樣不要讓別人看出來手在擺動),就可以使第二根單擺的擺動越來越大,其他兩根的擺動會變小。至於它的原理呢很簡單.是由於單擺的擺動週期長短只和擺長大小有關,擺長越大,週期越大,因此三根單擺的週期必然不相同。如果我們只配合想要擺動的單擺的週期來逐漸增加擺動幅度,其他兩根單擺並沒有剛好配合手的擺動(因為週期不同),因此必然有反向干涉,使得擺動會逐漸變小,甚至靜止。為了增加趣味性,表演前可以先讓小朋友選擇要那一根單擺擺動?我們就可以隨意擺動他們所選擇的單擺,以增加驚奇效果。但是如果三根單擺的長度(擺長)都一樣,可以成功完成這項遊戲嗎?又如果三根單擺的長度、掛的東西都不一樣,也可以成功完成嗎?那這些部分就交給小朋友自己去玩玩看囉!只是這些"聽話"的單擺.一到小朋友手中阿不但愛動不動.該動的也不動.不該動的竟然造反開始打結了.所以大家手中的單擺很明顯的完全不聽話以外.還讓大家花很多心思去解開.把大家搞得灰頭土臉的ˋ(o")ˊ頻頻求救...所以阿老師是練過的啦!要讓這些單擺乖乖聽話喔!你們還早咧~~(︺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