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PK大戰(子昕.云妘.承熹-小萍老師) 

  想想,人的一生中要經歷多少比賽才會越挫越勇,但也可能越挫越喪志,“勇”與“喪志”都是自己可以選擇的,“要不要比賽?跟自己還是跟別人比?”這也是可以自己選擇的,選擇了A,乍看之下好像失去了B,但換個心態,或許你AB都得到了,如果永遠都是那個心態,或許連你選擇的A都會失去...!“成與敗”都在於你的心態,“謙卑為懷”是成敗的準則,所謂“勝不驕,敗不餒”~在在都在說明..無論你成功或失敗了,保持謙卑的心再勇往直前,那麼,你所期待的事其實不會離你太遠,“謙卑之心”小朋友不見得懂,但不懂我們還是得教他們去慢慢體會,體會什麼?當然是體會“勝不驕.敗不餒”這句話的含意了(“勝不驕.敗不餒”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子昕說:“剩(勝)下這個東西你沒做完,你就去做別的事情~”;云妘說:“貼紙如果貼在上面的時候,就看不到字了~”;“勝不驕.敗不餒”這句話對2歲的承熹真的有點兒難懂,其實沒關係,“由簡入難”好了,“難的”已經交給姐姐哥哥了,“簡單的”就交給承熹,“字的對應”簡單吧?!“勝不驕.敗不餒”~這句話老師已經寫在字卡上了,而另外有4張字卡 ~就由老師和邦邦擺在“勝不驕.敗不餒”這句話也是有一樣的“勝.驕.餒”上,而剩下的字,承熹,你覺得該擺哪兒好呢?...承熹,你把字擺自己面前,你覺得你這樣做對得起你爸媽嗎???..呵,你確定你改擺“驕”字上還是對得起你爹娘嗎?..ㄛ~不,老師看你爹娘慈祥的面相,一定跟老師一樣~不希望你成為一位很驕的孩兒,字到底該擺哪兒,你..自己想想吧??...“勝不驕.敗不餒”這句話最常套用在“比賽”的結果,為的是鼓勵大家,以謙卑的心看待任何結果,只是大家想過嗎~“為什麼很多事都要比賽呢?”子昕說:“因為我們去國小要做很多事情~”;云妘說:“因為椅子要在球的上面的時候,(球)會破掉~”;“比賽”很好,因為它可以看出你的很多能力與態度,“比賽”不好,因為它可能造成彼此間的嫉妒與仇恨...“比賽好與不好”~我想都不須灌輸在承熹的觀念裏,因為~孩子就讓他單純,其它的長大後他們自然就懂...,現在我們就讓承熹做些單純的事吧..“用手中的磁鐵吸吸看地上哪些物品可以被手中的磁鐵吸起來??”~不知該說承熹真的是很單純還是很複雜,他呢,還沒用磁鐵去吸之前,竟會把地上物品先翻到背面看看是否有和磁鐵一樣“是黑色的”(有黑色的表示這物品的背面貼有磁鐵),有的話當然才用手中磁鐵去吸它,沒有的話當然棄之而不管...呵,承熹這樣的行徑我想交由大家去公評是最恰當不過的事了~!..

“磁鐵”這個實驗只是由承熹當個今天的前戲罷了,重頭戲在後頭呢~~~

紙盒四個邊切洞。2.數個假人後分別貼磁鐵。3.乒乓球當足球。4.全部假人皆放紙盒上面,紙盒下面每人皆拿一個磁鐵控制(吸住)上面的假人,一來一往,看誰能把乒乓球踢出紙盒四邊任何一個洞...很吸引人的實驗吧?!那就不打擾各位了,只是揮揮衣袖離開前,還是要奉勸各位~比賽結果無論如何,“勝不驕.敗不餒”是一定要的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