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篇-睡眠.飲食.耳溫.身高及體重】

 

 

 

 

1.【睡眠】金貝比(玅瑾老師)給予孩子們相當充份的睡眠時間,因為我們都知道有充份的睡眠時間,才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而且睡得好才會學得好

 

息 表

時間/星期

8:009:00

幼兒來園/自由活動(教室)

9:009:30

幼兒讀經

9:3010:00

點心時間

10:0010:40

(數學)

科學

(實驗)

幼兒

生活禮儀

(蒙特梭利)

工作

(美勞)

體能

大掃除

10:4011:20

辰經/說故事/圖書閱讀

11:2015:00

午餐/午休

15:0015:30

點心時間

15:3016:30

課程複習/自由活動(教室)/整理服裝儀容

16:3017:00

自由活動(遊戲場)放學

◆◆◆◆◆◆◆◆◆◆◆◆◆◆◆◆◆◆◆◆◆◆◆◆◆ 

(以下摘自/睡得飽 頭腦才靈光 /洪蘭/2008-12 親子天下雜誌 3)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043

 

睡眠很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孩子睡不飽,精神不振,學習怎麼會好呢?在實驗上,我們已經很清楚地看到,睡眠與作夢跟孩子的學習有直接關係。人在第四階段睡眠時會分泌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資,如生長激素、血清張素及正腎上腺素,跟記憶有直接的關係,所以孩子要睡得飽,學習才會好。人在作夢時,大腦把白天發生的事拿出來整理去蕪存菁,同時活化相關的神經迴路,孔子說的「溫故而知新」是有大腦中神經機制證據的。...睡眠的研究者發現,一覺睡到自然醒後,我們的頭腦最清楚,記憶力最好,是心智警覺的高峰,最適合背生字、寫文章、做要用腦力的事,用了一天以後,那些神經傳導物質消耗掉了,到了黃昏時,是心智警覺的低谷,工人或操作員出意外多半都是黃昏精神不濟的時候發生的,所以孩子累了就叫他去睡一下,哪怕是打個盹十五分鐘,醒來後,學習的效果都會好很多(最近的報告說只要睡七分鐘,就可以再撐一個小時)。...教育的目的是增進學習能力,培養良好品格,任何對孩子有利的事,我們都應該極力去爭取...,如果學習能配合孩子的生理狀態,使他學習更有效,又何樂而不為呢?

 

◆◆◆◆◆◆◆◆◆◆◆◆◆◆◆◆◆◆◆◆◆◆◆◆◆ 

 

2.【飲食】吃.睡和遊戲可說是孩子在童年時期人生的三大事,金貝比(玅瑾老師)非常重視孩子的這三大事,其中~吃(飲食)的習慣對孩子是何等重要,其重要性猶如孩子對待自己的人生態度一樣,換句話說,如果孩子是認真生活的,那麼對於飲食他也應該要以同樣態度對待,例:現在是吃飯時間,就應該要認真把飯在一定的時間內食用完畢!上述也如同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所示:

 

(下文轉載自/先做監護人 再做朋友/洪蘭/國語日報2005/10/19 家庭版)

 

http://parentschool.so-buy.com/front/bin/ptlist.phtml

 

一個畢業出來開業的學生教師節回來看我,他很不快樂,因為每天的門診太沒有挑戰性,一半是過胖兒童,一半是過動兒童,他說:「我跟父母說,飲食要規律,不要給孩子吃零食,但是父母都不能堅持,孩子一吵,父母馬上就投降。我告訴他們,小時候的口味會影響長大後的選擇,小時候天天吃炸雞、漢堡的人,長大後當然優先選擇炸雞和漢堡,天天吃怎能不胖?小時候不曾加以管教的孩子,長大後當然不聽從老師的話,隨心所欲,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在別人眼裡就變成過動,父母都以為順著孩子的意就是好父母,其實是害了孩子的壞父母。」...小時候的口味會影響長大後的選擇,我們在實驗室的動物身上有看到,如果把一個新奇的食物和一個熟悉的食物放在一起,老鼠會毫不猶豫的去吃牠幼年時熟悉的食物,老鼠對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會非常小心,先吃一小口,二十四小時沒事後再回去吃一小口。父母如果在孩子小時候給他吃各種青菜,他長大後比較不會排斥青菜;如果小時候都是吃炸雞、漢堡,那麼他經常會很想念這種食物,就跟我們留學時會很想念家鄉的牛肉麵、大餅、蚵仔煎一樣,這種童年的喜愛烙印在我們大腦中,因此,父母的確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很快投降。

金 貝 比 幼 兒 餐 點 表

註:1.以下餐點僅供參考,會因任何因素適時作彈性變動!

2.每項餐點大多會搭配多種蔬菜及肉類!

餐點/星期

上午點心

          

 

 

午 餐

碗粿

肉圓

米糕

雞絲麵

鐵板麵

意 麵

燴飯

蛋炒販

咖哩飯

肉燥麵

燴麵

餛飩麵

高麗菜粥

絲瓜粥

廣東粥

 

下午點心

粽子

米苔目

麻醬麵

水餃

肉燥飯

饅頭

義大利麵

蘿蔔糕

蛋花粥

()

◆◆◆◆◆◆◆◆◆◆◆◆◆◆◆◆◆◆◆◆◆◆◆◆◆ 

(下述部份文字資料引用:兒童營養/洪久賢 著/五南圖書出版社)

 

.三餐:人類所需的營養素可分為【蛋白質.脂肪.醣類.礦物質.維生素和水】,而我們可以從食物的種類【五穀類.油脂類.魚肉蛋豆奶類.蔬菜類和水果類】中攝取上述營養素,因此金貝比(玅瑾老師)提供給孩子的食物必定堅持以下原則:

 

◆不偏食-為了不讓孩子養成偏食習慣,金貝比(玅瑾老師)每餐必定提供不同種類的食物,並常變化食物的烹調方式(以蒸.煮為主,炒為輔,不油炸為原則),儘量要求孩子食用完畢,藉此達到均衡飲食,也不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新鮮-金貝比(玅瑾老師)絕對不提供隔夜飯菜供孩子食用!

 

◆不刺激-金貝比(玅瑾老師)絕對不提供刺激的食物供孩子食用,例:過多調味料(太鹹.太甜).過硬.過熱.辣.冰..!

 

  水-水對人體的重要僅次於空氣,而人體大約有70%重量為水份,故金貝 (玅瑾老師)隨時要求孩子喝開水(絕對不提供飲料供孩子飲用),以補充因流汗或尿液所流失的水份!

 

 

b.點心:孩子一天之三餐與點心分配大約是【30%早餐+30%午餐+25%晚餐+15%兩次點心】,而點心並不是給予零食隨便吃吃就行,須考慮孩子所需的營養,以補充正餐的不足,故金貝比(玅瑾老師)上午點心會以水果為主,下午點心則會以正餐形式供應,兩次點心以不提供餅乾.糖果及飲料..等零食為原則

 

c.飲食習慣:金貝比(玅瑾老師)每天會要求孩子~飯前洗手.飯後刷牙及洗臉;用餐時細嚼慢嚥.不狼吞唬嚥.多咀嚼以助腦部發展.鼓勵自己吃飯,不透過老師餵飯..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猶如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所云:

 

◆◆◆◆◆◆◆◆◆◆◆◆◆◆◆◆◆◆◆◆◆◆◆◆◆ 

(下文轉載自/壞習慣真難改/洪蘭/國語日報 2007/09/14 家庭版)

 

http://parentschool.so-buy.com/front/bin/ptdetail.phtml? Part=07101502&Category=104081

 

..我們每次做某種行為都會活化跟該行為有關的神經迴路,早在一九四九年,著名的神經學家海伯Donald Hebb)就發現同步發射的神經元會形成緊密的連接,我們大腦的皮質上有專門負責處理各個感官受體送進來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在皮質上分布的情形叫「大腦地圖」,這個大腦地圖會隨我們的經驗而改變,並不是像過去認為的大腦定型了就不能改變。加州大學舊金山校區的研究團隊把猴子的第三、第四指頭的皮縫在一起,使它們在動時同步動作,才三個月,大腦地圖中第三和第四指的邊界就消失了,變成一個指頭了;若把手指的縫線拆去,第三指動.第四指仍會跟著動,要經過特別訓練(只動第三指,綁著第四指不准動),它失去的邊界才會慢慢恢復。這個實驗讓我們看到~成年猴子的大腦仍有可塑性,可以因後天的經驗而改變大腦地圖,大腦跟人一樣會把常用的神經元放在一起,以講求效率,如果把猴子的二、三、四指綁住,使牠進食時只能用第一、五指抓水果,三個月以後,第五指在大腦地圖中的位置就搬到第一指大拇指的旁邊了,變成一、五、二三四了。壞習慣難改的一個原因是它在大腦地圖中已經占據一個空間,每當我們重複這個壞習慣,它又多占了一些空間;而且它先占據了位置就阻止好習慣立足,造成劣幣逐良幣的現象,非得許久不能重複壞習慣並一直做好行為才能慢慢用好習慣去取代壞習慣的神經連接,因為大腦地圖的本質是競爭、先到先贏的,所以童年的教育很重要,等壞習慣坐大,有競爭優勢後再去拔除它就很辛苦了。...對孩子生活的壞習慣,例如衣服隨地扔、東西不歸回原位,我們要從小教導,以養成整潔、物歸原處的好習慣,最重要的還是要教他明辨是非,讓他從心中知道善惡,不願去做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壞行為,這才是正本清源的教育方式。

◆◆◆◆◆◆◆◆◆◆◆◆◆◆◆◆◆◆◆◆◆◆◆◆◆ 

3.【耳溫】無論孩子生病與否,金貝比每天皆會觀察孩子身體狀況,有異狀則會幫孩子測量耳溫至少一次以上,以便了解孩子是否發燒!

4.【身高體重】金貝比每個月皆會為孩子測量身高體重並記錄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