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距離(遠和近)(玅瑾老師) 

   對年紀很小的孩子,如果遠.近只用“說”的,那對他們而言真的會變成一種很抽象的概念,所以如果哪天您只是用嘴巴跟孩子說什麼和什麼時,而孩子嚨聽無的話請勿責備他們,畢竟要他們了解某概念的步驟一定是要透過“實物(真實物品)→半立體(假實物)→抽象(影片.文字..)”,所以如果您的孩子都不須經過這些步驟就自然懂某概念了,那麼恭喜,您的孩子就真的是“高人一等”(我是說真的)!~心怡.珮珮.詠綦和瀅羽這四人中不管是否有人是“高人一等”,我還是要從零開始~“實物或實際例子”呈現距離(遠和近)概念,教育是平等的,不能因為某些孩子智商先天就高而忽略其他孩子的受教權,其他教育者有他們的做法,但至少我很重視這塊!~在我還沒用實物呈現遠和近概念前,我想了解瀅羽和詠綦對“遠近的定義”到底有多少?我先問詠綦:“是什麼?”詠綦很認真地說:“近是火車的ㄅㄨ ㄅㄨ ㄅㄨ~

,我再問:“那是什麼?”詠綦沒有在開玩笑地回答我說:“是大的香蕉!”我問:“是什麼意思?”瀅羽思考一秒後告訴我:“是照相的意思!”我又問詠綦:“那是什麼?”瀅羽很肯定地說:“近是在看化妝的!”詠綦和瀅羽的回答我並不意外,因為3.4歲的思考邏輯本來就是這樣,所以沒啥大驚小怪的,倒是他們倆的“認真回答”是我最愛的,因為我始終相信“認真的孩子不會變壞~我就是一例!”~我拿出兩輛車和字卡,因為要比較兩台車的距離,所以一定要有個“起點”,我用直尺當“起點”,這個“起點”我跟心怡.珮珮.詠綦和瀅羽解釋說:“它是”界線”,也是”預備開始~起“的意思!”我將A車擺在離起點較遠的位置,並放上字卡;我將B車擺在離起點較近的位置,並放上字卡..我變化各種方向並利用這樣的方式不斷反覆介紹“遠近”,雖然他們的心可能在那兩輛車子,但應該多多少少有聽進去“什麼是遠?什麼是近?”誰叫我正坐在他們對面,然後眼睛不斷在掃瞄他們..!~通常我都是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來教育“混齡孩子”,也就是說,我一定要有那個能力,或者說,我為了“激發”他們的潛能,我會依照孩子的特質而設計不同題目來測試他們的發展,所以粗淺來分的話,心怡.珮珮.詠綦和瀅羽這四人我會把他們分為2大(詠綦和瀅羽)2小(心怡和珮珮),接下來我拿出一長串的字卡,我要問問這2大孩子:“有的很遠,有的很近有的很?,有的很?”這題目算是小學常見的“替換語詞”,但我可是常用在我的教學上,因它可是讓我了解孩子語彙發展的重要指標!..我問詠綦:“有的很怎樣,有的怎樣”,詠綦說:“有的很近,有的很近”, 我問瀅羽:“有的很怎樣,有的怎樣”,瀅羽說:“有的很高,有的低低的”,嗯,還不錯嘛,雖然他們造出來的詞無法百分百正確,但“模式”可是有出來了,也算很厲害的!接下來我請2小出來擺放2車子的遠近距離,為了不讓瀅羽和詠綦無聊到抓蒼蠅和蚊子相咬,所以我先請瀅羽出題目考考珮珮~瀅羽將A車擺離起點很遠,並放上字卡,接著瀅羽將字卡放離起點“很近”,這時瀅羽問珮珮說:“黃珮羢,在哪裏?”結果珮珮就把她手中的B車擺在瀅羽剛才放很遠的A車後面,這時瀅羽立刻將自己的雙手比劃成大”X”樣,並大喊:“黃珮羢,答錯了”,珮珮見此也不以為恥,竟也學著用自己短短的雙手比劃成迷你”X”樣,也大喊:“答錯了!”;詠綦將老公公擺離起點很遠的位置,並放上字卡,接著詠綦問心怡:“近在哪裏?”結果心怡就將她手中的老婆婆擺在老公公旁邊,排完詠綦立刻放上字卡,我說:“不對”,於是我將字卡近移至離起點很近的位置,我要詠綦重新問心怡:“近在哪裏?”結果心怡就將她手中的老婆婆擺在字卡那邊,這時詠綦就用他的雙臂比劃出一個大圈圈,然後說:“妹妹答對了!”心怡一聽到自己答對了就一直“呵呵呵”笑個不停!~最後,我要跟心怡.珮珮.詠綦和瀅羽一起用行動來體會“遠近”的感覺,“跳遠”可是最實際的行動,不過我可是得先示範一遍如何跳遠?我站在起點上,我先喊:“1,雙手舉高”,我的雙手就做舉高樣,我再喊:“2,半蹲”,我的雙手就擺臀部後側並作半蹲樣,最後我喊:“3,跳~”,於是我就奮力一跳,雖然腿短跳不遠,但至少我用實際行動讓他們了解這就叫作“跳遠”!為了比較遠近,所以我請瀅羽出來跟我一起示範,雖然她的腿還不及我的長,而我的腿也長不到哪兒去,但至少瀅羽在這4人中算是“長腳”的..當我喊:“1,雙手舉高;2,半蹲;3,跳~”,瀅羽的一舉一動真的不輸我,當然“誰跳得遠,誰跳得近”不是重點,重點是心怡.珮珮.詠綦和瀅羽只要對“遠近”更了解就好了!~瀅羽和詠綦一起跳遠,結果瀅羽跳得遠,詠綦跳得近,這時我故意問詠綦:“誰跳得比較遠啊?”詠綦說:“我”,我再問:“那誰跳得比較近啊?”詠綦說:“我”,這時瀅羽聽到忿忿不平地跳出來說:“是我跳得比較遠,他跳得比較近!”哈哈哈,管他誰跳得遠,誰跳得近,反正好險老師今天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至於珮珮和心怡跳得如何呢?我是覺得無從比較啦,因為珮珮可是很認真地“跨出起點一步”,心怡則是“永遠都在起點”,或許她們兩小無猜心裏的不是“遠近”,而是“趕快下課啦,我們想去玩了~!”~誰叫剛剛姐姐哥哥在示範時,珮珮和心怡合夥偷摸一把玩具被我給瞧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