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紙上作業-對應(玅瑾老師) 

    孩子的發展概念順序大致為:具體(例:實物)-半抽象(例:模型)-抽象(例:圖形符號),年齡越小以具體概念為主,年齡越大就自然漸漸發展出半抽象及抽象概念,那到底是幾歲要以實物。模型或符號為主?!其實我的經驗最簡單的方式是~"試試看並觀察,試了之後不行的話就再降低標準;試了之後可以的話再把標準提高。。",也就是說,沒有什麼一定得怎樣做才行,就是因材施教,畢竟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如果能把專業當基礎,再配合大人的觀察力。判斷力,我想就不會有所謂的揠苗助長教育了~!今天的作業:找出與積木形體相同的實物後用線連起來。。,紙上作業屬"抽象"概念,加上作業上有著"積木形體+實物",這也算"立體空間",換句話說,今天的作業具備著2種以上的抽象概念了,我認為對他們是有難度的,不過沒關係,我把作業的"圖形符號"移到現實來~我準備了積木:三角體。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半圓體+模型:三明治。魚頭。餅乾。巧克力。高麗菜,我依它們的形體一一對應後~~~~~~~

(積木)三角體。長方體。圓柱體。半圓體。正方體

(模型)三明治。巧克力。高麗菜。魚 頭。餅 乾

,我說:"這個(這樣對應)就是答對了",鈺彤附和我說:"如果放錯了就是答錯了",我說:"唷,不錯嘛,妳也知道放錯了就是答錯了,很好!"我說完只見鈺彤不斷竊笑著。。,上述我依積木和模型的形體一一把它們對應時我並沒有邊排邊說:"這是三角體。圓柱體。。",因為我要讓他們自己來發現,所以當我對應後我問:"詠綦和鈺彤,為什麼它們(三角體=三明治,長方體=巧克力。。)是一樣的?"詠綦說:"因為它們是好朋友",鈺彤說:"因為它們是雙胞胎",我說:"因為三明治是三角體,巧克力是長方體,餅乾是正方體。。",說完我就讓芷芊和柏誌重新再將模型對應積木。。。

★芷芊:一開始芷芊將高麗菜擺長方體積木處,這時鈺彤對芷芊說:"妳不能放錯喔",詠綦用台語提醒芷芊說:"沒塞偷放喔",芷芊回答:"ㄛ",芷芊ㄛ完也不會把高麗菜改放到圓柱體處,她繼續拿著三明治開始打量它很久很久,邊打量還邊偷笑著,這時鈺彤就指著地上的"三角體"跟芷芊說:"放這裏",經鈺彤提醒後,芷芊就拿起地上的三角體跟她手中的三明治一起作比對,比對後芷芊就"哈哈大笑"了好幾聲,柏誌。詠綦和鈺彤看見芷芊突然大笑,他們也都跟著笑得歪七扭八,也不知是否因大家的笑鼓舞了芷芊?剩下的積木和模型芷芊都自己對應成功了!

★柏誌:一開始柏誌拿了三明治,他可能對三明治特別有感情,所以他對三明治望春風望了好久好久,這時詠綦詠綦指著三角體的積木提醒柏誌說:"弟弟,放這裏",詠綦一說完柏誌立刻將手中的三明治放三角體積木的下面,接著柏誌拿起巧克力,當他才拿起來那一秒,芷芊。鈺彤和詠綦竟不約而同指著地上的長方體積木說:"這裏,哈哈哈",柏誌因為大家的熱情盛情難卻,所以他就照著大家的指示將手中的巧克力放到長方體積木下面,放好後他竟也跟著大家哈哈哈地笑起來了,至於後面的模型及積木,柏誌也是在大家的熱情提示下完成了它們!

~為了加深他們"實務=圖形符號"的概念,所以我準備了各種形體的積木,並將這些積木的某一面描在白紙上:◇□△○◇○

        □△○◇△○

,我幫他們複習紙上這些形狀:"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當我在唸紙上這些形狀時,詠綦突然跟我說:"妳說小聲一點,我們才懂~",我依詠綦的指示唸完形狀後,我問詠綦:"紙上面的形狀少了什麼形?"詠綦想了好久都想不出來,最後我拿出前幾天我上過的形狀海報讓詠綦參考,詠綦看了海報上的形狀後開始說:"少了菱形。梯形。橢圓形。星形。愛心形。亂七八糟形跡不規則形),還有三角錐。。",詠綦說完我問鈺彤:"那妳覺得還少了什麼形呢?"鈺彤很認真地告訴我:"沒有了",嗯,"沒有了"也是一種答案,老師尊重妳的答案喔!~最後我請詠綦。鈺彤。芷芊和柏誌一起合作將積木對應(擺到)紙上的形狀,我開始倒數:"10。9。8。。。",還沒數到1時詠綦就告訴我:"你數1的倍數",我說:"好,開始放,1。2。3。。",當我說"放"時,芷芊就跟著說:"放",然後再把她右手的食指放嘴上,然後對著大家:"噓~"了一聲,不過沒人在管芷芊的,因為詠綦。鈺彤和柏誌已經在我數到10時就完成了對應活動,而芷芊還是繼續在那邊"噓噓噓"的,不管她噓了多久,還是沒人發現"噓"的存在!~好啦,我讓他們實地操作這麼多的"實務+模型+圖形符號",相信對他們的紙上作業多少幫助,沒幫助也沒關係,至少這堂課他們應該受了不少"刺激",值得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