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我的胃(玅瑾老師) 

   學生時代上到"幼兒營養"時,無論是書本或是老師都一直跟我們強調,"孩子的飲食習慣比吃什麼還重要",而我也相當認同這句話:"好習慣難養成,壞習慣易形成"。。我的實務經驗或是親眼看到或是親耳聽述:一歲多的孩子吃飯時間最易邊玩邊吃或邊走邊吃或邊跑邊吃,十個有八九個孩子皆是如此,嚴格說,其實這是大人造成(養成)孩子有這樣的不良飲食習慣,一歲多的孩子有了這樣的不良飲食習慣,過了2歲。。要改~很難,想改~可以,但是大人得耗盡很多心力;3歲習慣已定型約八成,再不改~以後孩子造成的果恐怕沒那麼好收拾~!~"良好的飲食習慣與態度"是我這個嚴師對孩子的要求之一,不是一時一刻才會要求,是一但孩子跟我結緣那刻起,我就有責任開始培養他們。。培養的方式很多,與他們共餐是一種,機會教育是一種,課程安排也是一種~今天我準備讓他們"在透明塑膠管(食道)下面接透明塑膠袋(胃),最後將食物倒入塑膠管內並觀察食物如何到胃部?"。。一上課我準備了一盤食物,我說:"你們知道這盤食物如果吃進去了,它們會跑到哪裏去了呢?"詠綦說:"跑到消化了,還有肚子裏面了~",柏誌說:"跑到桌子上面了,還有跑到桌子下面了~",奎鉉說。。,奎鉉還不會說話,我請他用比的好了,以我教書約20年的經驗,我想奎鉉的"比手劃腳"我看不出來,至少也猜得出來。。我拿著這盤食物並抓起一些假裝往嘴巴塞,邊塞我邊說:"奎鉉啊,你看喔,老師如果把食物吃光光,你覺得食物會跑去哪裏啊?"我一說完奎鉉鉉就用兩隻手不斷比著"ㄇㄛ ㄇㄛ"。。,我說:"你覺得食物被老師吃光光就沒有了,是嗎?"我猜完奎鉉就對我開心笑,呵,奎鉉既然覺得食物被我吃光表示就沒有了,所以更別論食物跑去哪裏了,因為對他而言~"沒有就沒有了,還要跑去哪裏啊,就是沒有了嘛!"是的,一歲多的思想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就好心不再跟奎鉉爭論啥了,因為爭論是沒意義的!~"吃進的食物到底跑去哪兒?"~這得靠"人體透視圖"才能道盡。。我拿出"人體透視圖",圖上有很多器官名稱,我先不介紹器官名稱,因為我很想知道他們有沒有這方面的簡易常識。。我先把人體透視圖讓詠綦透視個夠,完後我問詠綦:"你認識哪些器官名稱呢?"詠綦說:"全部的",我說:"你真的認識全部的器官?!好,那你指並說出你認識哪些器官?"詠綦指著圖上右邊"小腸"說:"這是器官",我說:"那你還認識哪些器官名稱?",詠綦再指著圖上左邊"小腸"說:"這個也是器官",我說:"它也叫作"器官"?!"詠綦說:"對",我說:"好,那你還認識哪些器官名稱呢?"詠綦指著圖上面"小腸"說:"這個是新的器官",我說:"還有呢?"詠綦最後指著圖中間"小腸"說:"這個很像器官",我說:"所以你認識的器官名稱就是叫作器官?" 詠綦很認真地說:"對",ㄛ,原來~"全部的小腸"在詠綦的概念裏就是:"這個~也是。新的。很像。。。器官!"好,那我再來瞧瞧柏誌認識哪些器官名稱?嗯。。不要好了,這麼多器官名稱對柏誌而言太沉重了,我看我就指定今天的主角"食道+胃",看看柏誌認不認識就好了,這樣我的作為也才像個善良的老師。。,我指著人體透視圖的"食道"問柏誌說:"你知道這個器官名稱是什麼嗎?。。老師提醒你,?道,是2個字喔。。"柏誌立刻回我:"2的道",我說:"它叫~食道",我再指著圖上的"胃"說:"那這個器官是什麼?你知道嗎?"柏誌說:"這個叫作恐龍的啊,所以表示在桌子上面我找到了~",柏誌啊,世界上的恐龍之所以消失,原來恐龍通通跑到你的"胃"了啊?!柏誌,你以為你身在古代喔,趕快醒醒喔,老師可是現代人喔。。;老師既然是現代人,那給奎鉉的題目一定要讓奎鉉一目了然,不然奎鉉一定覺得我跟他的代溝實在有夠大~~現在,我只要奎鉉跟著我比出自己身體的"食道和胃"的位置就行了,也就是我比出我自己的食道位置,奎鉉就比出他自己的食道位置,我比出我自己的胃位置,奎鉉就比出他自己的胃位置,這是一種"對應"行為,"分類。對應。配對。序列"是邏輯概念之一,一歲多的孩子要學什麼?這樣的概念可以讓他們學,他們會了就再多練習(廣度),廣度接觸了,偶爾可以給個有"深度"的這樣的概念,讓孩子把基本的邏輯概念打穩後,不怕將來他們吃到虧~!我先用雙手比劃著我身體食道的位置說:"食道",接著奎鉉也開心地用雙手比劃著他自己身體食道的位置,他不是只有把雙手停留在"脖子"上的食道喔,奎鉉還會學我用他的雙手從他自己的脖子從上往下摸到他自己的胸前呢。。呵,真的摸得不錯,那我們繼續摸喔~我用雙手摸著我身體胃的位置說:"胃",接下來奎鉉也還是很開心地用他自己的雙手不斷摸著喔,只是他摸的位置不是"胃",而是他越摸越舒服的~他的脖子,好吧,有摸就好,不然奎鉉又要說"我跟他真的有代溝了"!~在實驗前,我想測測他們的語文能力,不難,我純粹只想了解他們對文字的認識與看法而已,認識也罷,不認識也行,反正兩者都得保有不斷學習的心~我在紙上寫了胃。道】2字,我另寫【田。首。辶。月】4字,接下來我要請他們將【田。首。辶。月】這4個字排列組合成【胃。道】2字~詠綦這樣排:胃=田】,他很認真地指著【】告訴我:"這個+,這個口繞圈圈,它跟【】一樣(都是有田)",【道=首】,他很認真地指著【】告訴我:"這個+,這個口繞圈圈,它跟【】一樣(都是有田)",【道=首】,他很認真地指著【】告訴我:"這個+,這個口繞圈圈,它跟【】一樣(都是有田)",【道=首】,詠綦指著【】上面的兩丿和自說:"這個2條線,這個短短直直的,這個(道)也是有直直的~";一開始柏誌這樣擺【胃=田。道=月】,我說:"你先擺【】,【】怎麼擺?柏誌想了一下,後來改擺成【胃=月。道=田】,我說:"不對不對,你先擺【】就好,重排~",柏誌很認真地又改擺成【胃=田。道=月】,呼~怎麼突然感覺又多一個人跟我有代溝啦,我誓言減少跟我有代溝的人~我先完成【胃=胃】,接著我將【道=辶】擺定位,我把【】(首字朝上)交給奎鉉,並請奎鉉把【】放在【】的旁邊,當我喊:"放"時,奎鉉就順勢把【】(首字朝下=字卡的空白背面朝上)放在【】的旁邊,而且屢試不爽,好吧,代溝人數少不了,但至少奎鉉"知道我的意思~放在【】的旁邊",我認為真的很不錯了,算他過關啦~!~我們趕緊把食物放食道內,看看它們是如何進入胃裏的。。嗯~還不錯,詠綦。柏誌和奎鉉在將食物投進食道時,他們還會不時看看透明塑膠管(食道)內的食物去處(食物卡在管子時,詠綦還會用力抖抖管子讓食物快速掉進袋內(胃)),順便對照人體透視圖的器官呢。。。實驗完成許久後,詠綦突然告訴我:"我們今天都沒有上到大腸,大腸我知道~",我說:"給太多"你們吸收不了。"給太少"就是低估你們,"給剛好"對你們的發展才嘟嘟好,懂了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