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紙上作業~幾個邊幾個角(玅瑾老師) 

  如果孩子的某些概念已經會很久或懂很久了(廣度),我認為可以適時地再"加深"孩子這些概念的學習(深度),不要讓孩子的學習老是在原地打轉,因為我不喜歡孩子的生命空白,更不喜歡揠苗助長的教育,只要孩子能力允許,就可以再給予多一點的學習;只要孩子觀念一直原地打轉,就該想辦法讓他們理解,破除打轉的觀念~~~秉耘和柏誌對於"形狀○□△"已經熟透了,今天的作業我要教他們認識比較少見的形狀及形狀的邊及角,"作業"是一種比較抽象的符號,當新概念要給孩子或孩子真的不是那麼熟悉時,"實物"是最佳輔助工具。。。我拿出○□△問:"如果你是老師,現在有○□△,那你會想問小朋友有關○□△的什麼問題呢?"秉耘說:"我是秉耘老師,我要教小朋友○□△了",我說:"好,這是第一個問題,還有第二個問題是什麼?"秉耘說:"○和△可以組合什麼呢?",我說:"很好,那還有第三個問題嗎?",秉耘把○放到△上面說:"問小朋友這是什麼?"我說:"好,那來聽聽柏誌會問小朋友有關○□△的什麼問題呢?"柏誌說:"△有角",我說:"ㄛ,你還知道角ㄛ,很好,那第二個問題你會問什麼?"柏誌說:"△沒有角",我說:"你剛才不是說△有角,怎麼現在△又沒有角了。。,那第三個問題呢?"柏誌還沒開口前,秉耘就拿著□在柏誌耳邊竊竊私語,完後柏誌就說:"□可以變成菱形",我說:"ㄛ,你怎麼知道□轉一下就變菱形了?!"。。。我拿出比較少見的"平行四邊形。菱形。六邊形"給秉耘和柏誌,其實這些形狀我在很久以前略有介紹過,不過不常介紹就是了,現在我就先了解一下秉耘和柏誌對這三個形狀還記得多少?!。。我請秉耘和柏誌一起討論並把這些形狀擺在字卡:平行四邊形。菱形。六邊形的正確位置上,菱形-不難,因為剛才秉耘已偷偷告訴過柏誌"菱形就是長這樣了";六邊形-秉耘帶著柏誌數著六邊形的"六個邊":"1個邊。2個邊。。6個邊",當秉耘和柏誌數到最後第6個邊時我說:"不錯嘛,你們兩個還知道邊在那裏。。,好,那有6個邊就是什麼形呢?"秉耘說:"六角形",我說:"你們剛不是數六個邊嘛,六個邊應該是六?形呢。。",秉耘說:"六角形",我說:"好吧,六角形也對啦~"我說完秉耘就帶著柏誌把他們所謂的"六角形"去放字卡"六邊形"下面;平行四邊形-秉耘和柏誌把平行四邊形誤以為是"菱形"了,看來他們倆是不太懂"平行"的意思了,我一邊請他們跟我比劃一邊說:"如果兩條線都是往同樣的方向,那我們就稱這兩條線是"平行"

,如果有2對平行線組合成的形狀,因為它們的線是平行的,它們又有四個邊,所以我們就稱它為平行四邊形!"~~解說完形狀後,我說:"你們告訴我,什麼是邊?什麼是角?"秉耘說:"邊就是一條線直直的;角就是直直線前面的角",柏誌說:"邊就是角;角就是小小的角,大大的角",我說:"角就是由兩條不是平行的線交叉組合成的,就像~桌角,盤子的角。。",既然談到了邊和角,那麼接下來我要請他們說出剛剛的形狀分別有"?個邊,?個角"。。秉耘說:"平行四邊形-火箭的角。菱形-4個邊+火箭的角。六邊形-6個邊+6角形",我故意拿著○問秉耘:"那你告訴老師,○有?個邊?個角",秉耘用手畫○,但他不是一筆就畫○,而是分好幾段畫,好玩的是,他每畫一段就說:"一個邊",他分批畫了6段,所以他告訴我○有"6個邊",我說:"不是喔,○是由一條線畫到底都沒停喔,所以它只有一個邊喔,那。。○有幾個角呢?",秉耘想了一下說:"1個。。不是,是0個~"我說:"答對了,老師出的是陷井題,還好你沒有掉進陷井裏~";我拿△問柏誌說:"柏誌,△有幾個角啊?"柏誌連想都沒想就說:"沒有角",秉耘聽到柏誌說△沒有角時,秉耘急得跟柏誌解釋說:"什麼沒有腳啊,老師剛才不是有教腳嗎?腳在這裏~"秉耘很正經地指著他的腳給柏誌看,柏誌還看得一愣一愣的,呵,我已笑到無法說明~"此腳非彼角"啊!~我們來進行作業吧,有了前面的實物解說,我相信作業:"數一數每個形狀各有幾個邊?幾個角?"對秉耘應該不難,對柏誌來說或許似懂非懂。。,放心,還有我在,至少老師不會把"答案"擺第一,而是把"學習態度"放第一,因為"學習態度"就足以征服"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