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誰喝的比較多(玅瑾老師) 

    假日去找恩師請教一些問題,聊著聊著恩師說道:"妳跟家長收費其實是表面的,因為妳也是需要吃飯的,但是事實上妳用很大的心力去引導幼幼幼幼幼幼。。的小孩去學習,把他們從不會教到會,如果他們不會,妳會想盡辦法讓他們學習到東西,這是很大很大很大的功德。。",(我心想:"老師不是走幼教這途的,連他都會用"引導"而不是用"教導"這詞彙,可見有遠見,因為在幼教用的是"引導"不是"教導",引導-只是告訴孩子方式,不強迫學習的;教導-有強迫之意,就是要孩子最好照你的方式走。。"),我回應恩師:"是沒錯,我發現小孩不會什麼,我是會想盡辦法讓他們學會,而且不只他們的學習,我也不愛給他們一成不變的東西,所以我會做很多變化,包括讀經。講故事。複習。上課。。。曾經有家長模仿我的硬體設備,他家也買了跟我教室一模一樣的課桌椅,某天因故我去他家,見到了那課桌椅上擺了許多雜物,後來家長跟我說,買了這些桌椅也不知道要教我的小孩什麼,所以最後就把它拿來當置物桌了。。",恩師說:"課桌椅就是買來當裝飾用的~",我說:"應該是吧,其實我腦袋有很多東西,即便我想給家長或是家長想模仿我的東西也模仿不來,因為我腦袋的東西一時也無法用言語表達,也不知怎麼告訴家長,因為這些都是我自己想的,有時連我都不知道下一步要想什麼。。!"~曾經有人說過,我可以將這十多年來寫的"教學點滴"出書,我說:"不用了,因為教學點滴還不足以代表我的幼教專業啦~~!"。。那天若妘媽媽問我:"小孩幾歲會叫或認得爺爺奶奶?或是爺爺奶奶在叫小孩時,小孩會有回應?"。。很多老師或保母或專家甚至醫生都會依"幼兒發展年齡表"按表操課,就是小孩幾歲就要有什麼發展,老實說,"幼兒發展年齡表"我很少放在眼裏,除非是"大方向"我會參考一下,不然~我很少把小孩"定型"的,就像前述我說的:"我用很多方式給小孩很多東西,這些東西就是刺激,小孩會不會什麼?我認為這跟【小孩的個性+年齡+遺傳+刺激夠不夠+帶的人用的方法對不對+。。】有很大很大很大關係",相信嗎,最近實歲1-2歲的又文。亦帆和若妘竟然已經可以聽得懂小中班在聽的故事,例:書名~班尼什麼都會做!不要放手喔!。愛幫忙的男孩!我們的媽媽在哪裏。垃圾收集器。。。,方法用對了,就什麼都不奇怪了!~~"喝完2個不同容器的飲料後,準備2個容量相同的容器,最後將喝完飲料的2個容器分別裝滿水,再分別將水倒入2個相同容器中作比較,看看哪個容量多?哪個容量少?"~~我準備了"大罐。小罐"的舒跑數罐,我將它們擺他們面前,我說:"請問",又文很有默契地接著說:"這是什麼?",說完又文就自問自答說:"舒跑",亦帆也跟著說:"舒跑",我說:"對,這些是飲料,什麼飲料呢?答案是:舒跑~",說完我請他們跟我一起指著飲料上的"舒跑"2個字,我一個字一個字唸,唸得很慢,因為我知道1-2歲他們在學習上必須"放慢速度",這樣效果才會好。。看喔,亦帆和又文很認真地指著"舒。跑"這兩字,若妘則拿起舒跑起來啃,不管是"指或啃","聽→說→讀→寫"是學習的步驟,所以我相信他們都~"聽進去了"!~我繼續說:"舒跑有平平的面。。",又文就接著說:"可以疊嗎?",我說:"試試看就知道了~"。。我們一起試著將這6罐舒跑疊起來,當6罐舒跑真的被疊起來時,亦帆大叫:"哇,可以疊耶~",又文說:"可以疊嗎?可以耶,重來重來~",於是又文和亦帆舒跑大小罐的舒跑打散,亦帆從又文手中搶走大罐舒跑說:"我的我的我的,大的~"我心想:"太好了,亦帆起了個頭(大的),可以讓我在下個活動~分類,有戲唱。。",當亦帆拿走1瓶大罐舒跑後,又文也沒跟亦帆吵起來,因為6-1=5,擁有5罐舒跑的又文跟只有1罐舒跑的亦帆吵真的不值得。。於是又文和亦帆又重新和平地將6罐舒跑疊起來。。重頭到尾都沒提到若妘,她怎麼了?!沒事。。通常"無聲勝有聲"的人收獲都會比較多~若妘正靜靜看著哥哥們是怎麼做"疊"這個動作的。。,她想著:"說不定哪天我也可以青出於藍勝於藍呢~!"~~接下來我準備帶著他們分類"大罐""小罐"舒跑,他們必須認得什麼是"大罐"?什麼是"小罐"?不認得"大小"的話是無法進行後面的"序列"(大小→大小→大小)。。好啦,字卡是我必備的教材之一,但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字卡"小"有在家,字卡"大"卻消失了。。ji著急地找著字卡,這時有人說話了~亦帆說:"字卡(大)不見了",又文說:"怎麼辦?失敗了~",亦帆說:"失敗了,破掉了~",亦帆說:"313131"。。唉呀,你們兩個在說什麼跟什麼啊,只有若妘悶不吭聲,難道~難道~兇手是。。我沒說是誰喔,要對號入座的趕快。。因為時間來不及了,我說:"不要管它(字卡:大)了",又文就說:"那我們坐好!"。。我先把一瓶大罐和一瓶小罐舒跑各放在一個盤子上,免得他們有"沒大沒小"的念頭。。接著我請他們來分類剩下的舒跑~~又文把大罐舒跑放在小罐盤內,我說:"答錯了,怎麼辦?"又文用他的頭去碰我的頭,最後想到一個方法→他把大罐移到大罐盤內,這樣就萬事ok了;亦帆準備把小罐放大罐盤內時,我說:"你這樣對嗎?用頭腦想一想。。",亦帆根本不想用頭腦想,直接把小罐放到小罐盤內;終於換到想青出於藍勝於藍的若妘了~還沒等我拿大罐或小罐舒跑給若妘,若妘就主動拿起盤內的大小舒跑起來"疊",沒錯,是"疊舒跑"不是"若妘跌跤了"。。天啊,若妘把剛才哥哥們疊舒跑的眉角學起來了,趕快放鞭炮慶祝了!~序列活動前我唸著口訣:"大小大小大小",亦帆也跟著說:"大小大小大小",若妘也有說:"大"呢,我們很認著地說著:"大小大小大小",就只有又文哭著說:"我要坐(亦帆坐的)狗(椅子)"。。老師當久了一定要學會"不被外界的哭聲影響",所以我們開始實驗吧。。。剛好我很口渴,所以挑了大罐的舒跑將它喝個精光,剛好他們胃口小,所以我將小罐舒跑分別倒"一滴"在他們杯子裏,剩下的我就轉身大口大口喝光光。。。我將色水倒入大罐和小罐舒跑空罐內,接著請又文和亦帆分別將大小罐的色水倒入兩個大小一樣的玻璃杯內~~又文和亦帆都有工作做,那若妘納涼去嗎?不,"服務生"沒讓她來做太可惜了。。她負責拿玻離杯接住哥哥們倒進來的色水。。服務生稱職嗎?當然囉,有我在後面當服務生的"靠山",場面還算可以看。。,好啦,最後我"簡單"跟他們作個結論:"大罐的容量多,小罐的容量少","簡單"說就好,就像恩師昨天讓我看了馬雲的一段話:"簡簡單單過生活就好,不要想太多了~!"是的,越簡單,小孩的頭腦越清晰(我怎麼那麼會扯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