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誰的肚量大(玅瑾老師) 

    前天定若媽媽親自來接定若,當我們在聊定若的事情時,定若離我們越來越遠~她爬到閱讀室去了,媽媽把定若抱回來時說:"老師,您這邊有個好處,就是看書的地方是獨立的,像我們家看書和玩具都在同一個空間,所以定若每次看書時都會很不專心,都會很想爬去玩..";前幾天跟定若奶奶聊天,我說:"我這邊已經10多年了,有很多人知道我到現在還有在帶小孩都會驚訝說:"妳現在還是有在帶小孩喔?!"(其實他們是不好意思說:"十多年了,妳竟然沒有倒閉喔?真不簡單耶~")"..我這個人是這樣的~做事特別小心謹慎,所以在還沒決定自己開工室前,我會再三確定"我到底適不適合自營工作室?"當答案是肯定時,我就會開始訂出一系列的計劃,然後一步一步去實踐它,"看書的地方是獨立的"就是當初的計劃之一,因我的幼稚園經驗告訴我:"小孩很容易分心,唯有"單一"才有辦法協助他們"專心""..,當開始獨自帶小孩的前幾年是很順利的,但之後出現"搖搖欲墜"的狀況,那時就有人告訴我:"唉呀,妳前幾年的順利叫作~"曇花一現"啦",雖然我有被這4個字打擊到,但是我卻沒有被這4個字擊倒到,我想盡辦法讓自己越挫越勇,我也想著:"既然此生註定走這條路,所以不可能走不下去的..",所以天助人助也自助,10多年過去了,現在的我~雖然常常被他們的哭聲給轟炸,但至少我的內心一直在做對的事,加上定若奶奶說的:"妳很用心(的關係)",扯這些不是要捧自己,而是在勉勵大家:""越挫越勇"挺重要的!",可能不會賺到"金山銀山",但起碼賺到"無愧於心"!~"三個不同容積的杯子裝滿水,沿杯壁.中心點或高度不同處投幣,最後看看哪個容積杯內的水不會溢出?"是今天的科學~我準備3個不同容量的杯子,我先把它們散放,接著我又把它們按照"大中小"的順序排好(序列),這時我問亦帆:"為什麼本來散放的杯子,老師又要把它們排成這樣(大中小)呢?"亦帆用力地想了一下說:"因為這個(大中小)是一列",我說:"不錯耶,你也知道這樣排(-)叫作一列,表示老師上課教的你都有記起來..那~現在換你來排了..",亦帆把散放的3個杯子依序排成"中小大",我還是問他:"為什麼你要這樣排呢?"亦帆立刻說:"因為剛才妳排這樣,我就學妳..",雖然我不是這樣排(我是排~大中小),但我還是肯定亦帆的"為什麼",因為~"支持"實在太重要了,無論對誰(像我也需要被支持的,雖然大部份的我很強勢,可是有那麼一小時候心靈還是會很脆弱的..)都一樣!~上面是特別為亦帆設計的題目,下面是特別為定若跟宸叡設計的題目,但亦帆也不能偷懶,因為我希望他也可以順便為自己複習一下"造句-杯子"~我準備3個杯子,1個杯子放很遠→造句:"那裏有一個杯子。";1個杯子放我面前→造句:"這是誰的杯子呢?";我拿著1個杯子→造句:"這個杯子好漂亮啊!"...有沒有發現我的用心~3個造句的"標點符號都不一樣",亦帆有發現我的真心喔,當我唸著:"這個杯子好漂亮啊!"時,亦帆驚訝指著"!"說:"驚嘆號耶",告訴大家,"標點符號"我很久沒複習了,亦帆還記得耶,我覺得亦帆比我還用心耶..,定若和宸叡不是不用心,那麼因為他們始終還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有時叫他們有回應,有時叫他們不理人,不過沒關係啦,因這情形在亦帆一歲多時也常出現,現在的亦帆走過來了,清醒多了,因"過程"中我也很努力喚醒亦帆,所以今天換亦帆努力喚醒定若和宸叡..我給宸叡一張綠貼紙,我請亦帆盯著宸叡,看看宸叡有沒有把綠貼紙貼在~造句:"那裏有一個杯子。"的"杯子"上?原本宸叡要把綠貼紙貼在"那裏"上,可能當時他被大聲的"奏樂"的定若給奏暈了頭,所以當亦帆暗示宸叡說:"弟弟,答錯了,不是那裏"時,宸叡馬上把綠貼紙貼"杯子"上,看來剛才的宸叡真的被定若的奏樂奏暈了,為了讓活動可以延續下去,我請宸叡去把定若的寶物~奶嘴趕緊塞她嘴中..果然,奶嘴奏效,安靜多了,看來"奏樂"跟"奏效"雖然只差一個字,但結果差好多~~亦帆給定若一張綠貼紙,亦帆拿著指揮棒要定若把綠貼紙貼在"這個杯子好漂亮啊!"的"杯子"上,但定若比較愛亦帆的指揮棒,所以無論亦帆如何指揮定若去做該做的事,但定若仍執意把綠貼紙貼亦帆的指揮棒上,亦帆不敢再為難定若,因他也擔心會被定若"奏"暈!~原本還設計一個問題要問他們,但算了,因為剛才的"奏樂"實在花太多時間了,所以..直接實驗會比較不會浪費生命~~這實驗挺簡單的,最不簡單的是"我請亦帆拿長筷子將杯中的錢幣夾起來後再繼續實驗..",這個考驗真的不簡單,所以亦帆最後告訴我:"我用手拿比較快啦..",真的耶,亦帆的手真的比長筷子還好用耶,這招在旁邊惦惦相著看的定若和宸叡應該有學起來放,我相信~有,一定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