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蠟燭翹翹板(玅瑾老師)

   先分享2則這兩天家長給我的回饋:

★7/8()定若媽媽:【老師妳好厲害喔~定若在校學講的名詞或數字之類,我都當作就是她聽

 過,時候不經意唸出來這樣而已,昨天她拿著兩支口腔噴劑(長得一模一樣),然後講出「兩個

 兩」,是老師的教法會讓那麽小的小孩慢慢理解國小的東西,好驚人】!

7/10(一)放學時間,我跟莛莛爸爸說:"今天我們讀經時,我照往常拿軟筆給莛莛,莛

 莛已經不想拿軟筆,她想學哥哥姐姐那樣拿原子筆來指書,這點回去跟媽媽說一下,因為半年

 前會拿軟筆不拿硬筆給莛莛指書是軟筆比較安全..",莛莛爸爸說:"沒關係,因為昨天回

 阿公阿嬤家,阿嬤就拿硬筆給莛莛,然後阿嬤就學老師那樣教莛莛拿筆指書的內容.."!

~我說:1.如果家長特別選在假日分享孩子的事蹟,那是他們真的忍不住想跟老師分享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因為振奮,所以我沒有不開心,反而替家長感到"小孩在我這邊,真的值得了~";2.拿筆指字,老實說,我遇過的長輩都很反對的,他們會覺得,小孩這麼小就拿筆不會刺到眼睛嗎?但經過時間與"長輩都有在觀察我到底對小孩做了什麼"的證明,最後長輩不僅投降了,甚至還會把我的方式撿去來教孫子→我的方式都有我的用意,一時也說不清楚,沒跟我接觸的人更無法理解我到底在幹嘛,只有時間才能證明我的用心!...重點:只要是我的學生,只要學生專心學,我一定會給他們很多很多東西,這些東西都是我的智慧,模仿不來,就因為我會給很多很多,所以我就很忌諱當我在給..的時候,小孩一直在開玩笑一直在故意一直在亂..,因我就會分心就必須中斷我的思緒立即糾正他們的行為,思緒不斷被打斷是一件很令人不舒服的事,不僅影響我的情緒,也會影響其他孩子的受教權,我不是個古板的老師,我只是個"做什麼事就要像什麼樣"的老師,人可以不用讀很多書,但是做到起碼的"尊重"也是可以學到很多的~!

~"迴紋針拉直穿過蠟燭中央架在杯子上兩頭點燃後蠟燭會不停上下搖晃"是今天的課程..,

"翹翹板"跟"平衡"有關那麼我就設計"1根"迴紋針與"1堆"迴紋針同時放在翹翹板上時,平衡了嗎?這個小活動我要他們學習的不是迴紋針,而是"根"跟"堆"的比較,根=很少很少很少,"堆"=很多很多很多,當然,在一個小活動裏,有的小孩會發現"根""堆"的差別,有的小孩只會注意"到底有沒有平衡?"有的小孩會去觀察迴紋針的樣子,當然也有小孩從頭到尾都一直傻笑,有的小孩從頭到尾都一直放空..,我覺得當什麼樣的小孩都沒關係,畢竟每個人的興趣本來就不同,但只要守住一個原則:"不要干擾別人"這樣就行了..,我讓莛莛試放"1根"迴紋針,宸叡試放"1堆"迴紋針,當他們倆分別把"根""堆"迴紋針放翹翹板兩側時,他們變成了什麼樣的小孩呢?宸叡從不傻笑的,他只"愛笑",就是一直笑一直笑一直笑(我真的不知道他的笑點在哪兒),莛莛發現"1根"迴紋針掉到翹翹板底下後,她冷靜地一不做二不休地把迴紋針"努力塞到翹翹板最裏面"..以上是2個小孩2樣情,以下還有另外2個小孩,我也不知會發生多少情?..."()根蠟燭+()根蠟燭=5根蠟蠋",我示範:

這裏有1根蠟燭,還要有幾根就會有5根呢?→"1234",還要有4根,總共就有5根蠟燭了!(1)+(4)=5

   ▏  ▏▏▏▏

★定若:(2)+▏()▏=5▏

 (我)▏▏

★定鑠:(我讓定鑠自己出題目)

    ()+()=5

    1234▏▏▏▏▏

 →▏(14)+(▏▏▏▏)=315

~以上2個小活動,4個小孩,2人一組各2樣情,2*2=4..換句話說,小孩就是小孩,規矩可以要求,但"思考"是不能控制的,這樣了解嗎?..以下實驗就容我必須控制一下他們了,不然失控..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一輩子都會良心不安的..還好,有控制真的有差,以為會失敗的實驗真的成功了,我~還真給足了自己面子!

 

 

 

undefin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