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supportLists]>◎ <![endif]>紙上作業-數字與數量(玅瑾老師)
對於"學習",我想,"知其所以然"會比"不知其所以然"要來得有意義,例:之前我就提過很多次這樣的觀念,A很會背誦數字1-100,但當拿5顆糖讓他數時,他都數不出正確數量,B完全不會背誦數字1-100,但當拿5顆糖或不同數量的糖讓他數時,他幾乎都能數出正確數量,"這兩位到底誰才有真正數概念?!"或者說"這兩位到底誰才真正具備清楚的邏輯概念?!"。。答案當然是B!~今天的作業:先數一數物品"正確數量"後,最後在3個數字中選出正確數字並打v!。。我希望加強他們"知其所以然"的概念,所以在進行作業前,我利用"方塊+數字卡"來幫他們再次複習並測試他們的數能力。。在進行這兩項活動前,我問詠綦和鈺彤:"什麼叫作正確數量?"詠綦說:"答案是最愛的數量!"鈺彤說:"就是一個海底世界!"我說:"正確數量就是對的數量!"。。我先不複習,因為我要直接來測試詠綦的實力~我將10個方塊組合成一排,共組成6排,我數著第1排的方塊數量說:"1。2。3。4。5。6。7。8。9。10,1排有10個方塊,現在有6排,詠綦,那總共有多少?"說完我故意以"嗯"的聲音代替10的倍數數給他們看~▎(10)▎(嗯)▎(嗯)▎(嗯)▎(嗯)▎(嗯)。。,
暗示後我請詠綦數一遍給大家看,看看6排方塊(1排10個)總共多少?一開始詠綦從第1排方塊依序數到第6排說:"1。2。3。4。5。6",我說:"不是,要▎(10)▎(嗯)▎(嗯)▎(嗯)▎(嗯)▎(嗯)",我提示後詠綦開始從第1排的第1個方塊開始一塊一塊數:"1。2。3。4。5。6。7。8。9。。",我說:"要用10的倍數數啦~",我說完詠綦這回真的有用10的倍數去數,但他是從第1排的第1個方塊開始一塊一塊數,數到第1排的第10個方塊時他說:"10。20。30。40。。。90。100,結果呢,100的旁邊就是100"。。,呼~見詠綦這麼數我大概也了解到不止詠綦,應該包含鈺彤。柏誌和芷芊只知道10的倍數怎麼唸,但卻不怎麼了解10的倍數為何而來?!沒關係,我最喜歡教孩子如何"知其所以然",畢竟我的方式很多,這些方式都是用來因材施教的,所以我開始邊示範邊數,而每數1排方塊我就會"將它們靠在一塊兒"代表這才叫10的倍數(應該也可以說是"合成。加法的一種算式"):▎(10) ▎ ▎ ▎ ▎ ▎→▎▎(20) ▎ ▎ ▎ ▎ ▎→▎▎▎(30) ▎ ▎ ▎→。。。→▎▎▎▎▎▎(60)。。。當我一再用10的倍數數6排方塊時,柏誌也會主動伸手跟著我指著一排一排的積木,芷芊也很主動,只是她特愛"某一排"積木,所以她老是從那排積木的上面數到下面,再從上面數到下面。。,芷芊邊數邊唸著:"1。2。3。4。5。6。7。8。9。12。2。1。2。3。4。5。。",我數後指著這6排方塊說:"這裏是60",接著我再拿出6個方塊,每放1個我就數著:"61。62。63。64。65。66",我想"6。9"是孩子最易搞混的,那是因為孩子的"方向知覺"還沒發展完全,孩子的方向知覺大約小一才會發展成熟,也就是在小一前若孩子把6寫成9或者9認成6那都是見怪不怪的事,我認為揠苗助長是沒用的,我們只要找機會讓孩子多認識多練習就能輕鬆學習了,所以。。。我故意選了跟66很類似的數字卡:6。9。66。69。99,我將這5張數字卡散放,我問詠綦:"這裏有66個方塊,數字卡哪張是66?"我一說完詠綦不到一秒就從散放的5張數字卡拿起66,我故意將5張數字卡重新散放,詠綦還是不到一秒就從散放的5張數字卡找到66,很好。很棒。很讚;"66"不管是數字或數量對鈺彤而言只有在夢裏才會出現,所以我將方塊的量減少。。我拿出1排方塊(由10個方塊組合成),我說:"這裏有1。2。3。。。10,10個方塊,這是10喔",說完我拿出2個方塊,每放1個我就說:"11。12",接著我拿出3張類似的數字卡:2。12。21,我指著方塊的量問鈺彤:"這裏有12個方塊,哪張數字卡是12呢?"我一說完鈺彤就開心地數著方塊:"1。2。3。4。5。6。7。8。9。10。21。22。23。24。29。20。21。22。100",我說:"不是數方塊啦,妳要數的話也要好好的數,不是亂數一通啦,。。現在你是要去找找看,哪張數字卡是12。。",我一說完鈺彤就故意去拿2個方塊,並在數字卡2和21的上面各放1塊方塊,這時我說:"不要故意開玩笑浪費時間,詠綦,你告訴鈺彤,哪張數字卡是12。。",我說完詠綦就指著數字卡21,鈺彤就拿起數字卡21,我說:"不是啦~",我才說完鈺彤就立刻放下數字卡21改拿12,我可以封鈺彤為"裝傻姐"嗎;我請裝傻姐鈺彤從5塊積木中拿出3塊放地上考考芷芊,鈺彤真的拿了3塊積木放地上,鈺彤也將我交給她的2張很類似的數字卡2。3放在3塊積木的旁邊,接著鈺彤就問芷芊說:"妹妹,哪一張是3。。",一開始芷芊指數字卡2,但芷芊看見姐姐不斷在大笑時,芷芊也開始低頭對著數字卡2。3大笑,不一會兒芷芊就同時將數字卡2。3拿起來,我說:"只能拿1張,而且要拿3~",這時芷芊就放下數字卡2並高舉數字卡3,最後仰天笑了3大聲~"哈哈哈",代表她真的懂啥叫3;詠綦將5塊積木散放在地上,並放數字卡4。5在地上,詠綦問柏誌:"弟弟,拿5",結果柏誌拿數字卡4,詠綦看到則主動用他雙手的食指打了個X,完後詠綦就指著數字卡5暗示柏誌"這張才對",還好"暗示"就能讓柏誌醒腦,不須用到"明示",所以有了詠綦的暗示,柏誌就光明正大地拿起數字卡5,此舉也贏來現場不少掌聲!~好啦,我們開始寫作業了,其實我一點也不重視他們寫作業的成效,畢竟學幼教的我一直都知道"過程比結果重要太多太多倍了",所以只要他們有享受到寫作業過程的樂趣我就覺得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