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推與轉(玅瑾老師) 

    昨天放學時間跟亦帆阿嬤交流一些話題,我們聊到了"網路霸凌。人的個性。幼教老師"。。,

為人非常低調的我在過去一段時間卻也曾受到網路霸凌,不過因為我的個性之故,所以過去那段~我挺過來了,但我知道有老師也因為類似的霸凌最後卻走上不歸路。。;亦帆阿嬤提到:"每個人都有他(她)的個性。。",是啊,想想也是,就像~可能有些家長不喜歡聽到老師說他小孩的不是,有些家長是要求老師有話一定要說。。,有些老師喜歡收到家長的禮,這樣他(她)才會特別照顧那小孩。。,有些老師卻從不在乎家長有無送禮,因為在他(她)眼裏每個孩子都一視同仁,他(她)都會用平等心對待每個孩子(我就是那種老師);就像~很多人來問我就讀價錢,有些人聽完價錢,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只要"可以給小孩一個安全環境,讓家長安心上班就好了"。。,有些人聽完價錢就開始打量很多。考慮很多。。;那天,有位稍微認識我的修道人跟我說:"昨晚他在打坐時,他想起我一生都奉獻在幼教而擔誤青春時,他竟莫名落淚~(天啊,聽了真是令人感動。。,可是我並沒有擔誤青春啊,我只是讀國二時就莫名想當幼教老師了,就是那麼幸運地自己一路走來求學順利,一切始終如一而已~);曾經我的恩師告訴我:"好好把小孩教好就好,其他別管~";曾經我告訴朋友:"我開始篩選家長了",朋友說:"如果學生有到一定的量就可以篩選家長。。";今天早上在洗手間一直想著這些,我知道我要說什麼了:【篩選家長不是因為學生到一定的量,而是我要開始控管教育品質,我要開始過有品質的生活。。,在教育最前線的我,在身為孩子們啟蒙老師的我,我就是做好自己。不管任何流言就能無畏風雨往前行。。,我~什麼都不會,就只會用100%的幼教專業教小孩,教育無價!】~~~"用食指由前往後瞬間將乒乓球推向前去,球到半途就會倒轉回來!"~這是今天的科學,"球體"→會轉(滾),"不是球體"→不會轉(滾),今天正好趁這個實驗讓又文和亦帆多認識一下~"哪些是球體?哪些不是球體?"。。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指的是"扁扁的,形體(球體。正方體。三角體)指的是"胖胖的。立體的"。。,一般我在教小孩都會從最基本的"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開始教,因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等他們略熟後我就會開始教形體(球體。正方體。三角體),那~其它形狀,例:梯形。不規則形。。或其它形體。。我何時教?其實這個我也無法說出個時間表,因為我通常比較會"視孩子程度增加難度",而不是照表操課,這道理就像教他們認識顏色,不管幾歲,只要是新生,我一律先從基本4原色下手(紅黃藍綠),一段時間後,只要我覺醒他們對這些顏色認識到"熟到爛掉"的程度(不管幾歲),我就會開始再教"較有深度的其它顏色"。。,其實應該這麼說,我教小孩的原則:"不會偷跑。不會揠苗助長。不會給他們壓力",我只會"視他們每個人目前的程度加廣加深進度",所以並沒有所謂的時間表,這樣懂了喔。。。,好,我們把鎂光燈轉向哈很久的又文和亦帆的身上~我拿了整盤的乒乓球到又文和亦帆面前,我拿起一顆乒乓球說:"這是乒乓球,你們看,它摸起來~圓滾滾的,你們摸摸看",我一說完,又文和亦帆竟不約而同伸出右手,然後打開5根手指頭,最後僅用"手心"輕輕摸一摸盤子上面的一堆乒乓球喔。。,天啊,我看到這幕就想起曾經我教的孩子,一樣的口令,卻不一樣的動作~他們很習慣地拿起乒乓球亂丟一通,對照又文和亦帆,竟只是用手心溫柔撫摸著乒乓球,我只能說~從孩子的行為舉止真的看得出"教育+個性"!~我拿出"球體"和"非球體"的物品:彈珠。彩球。乒乓球→球體→可轉(滾),棉花棒。刷子。夾子→非球體→不可轉(滾)。。,當我把這些物品整齊地擺在又文和亦帆面前時,我說:"來,你們自己拿起來試試看,哪一種可以轉(滾)?哪一種不可以轉(滾)?"我話一說完,又文和亦帆的右手就同時伸向"球體",然後亦帆拿了"1顆"彩球,又文拿了"1顆"乒乓球起來試轉,有沒有看到,我特別標示的"1顆",是的,您沒看錯,也不須用牙籤撐大您的眼,又文和亦帆確確實實就是"很有規矩"地各拿起"1"種而已,我不禁又要開始讚嘆他們兩人,私底下的他們雖然愛打架,結局是兩人有輸也有贏,但做正檔事時他們倆真的"好有規矩",這個有時是教育出來的,有時是~遺傳的!~~時間剩三點點,我快速帶他們兩人來完成"序列":

乒乓球 ●●   ●●   ●●   ●●   ●●

     數字卡1  2  1  2   1  2  1  2  1  2

我先把以上排好後,我隨意挑中間兩盤的 ●●給又文和亦帆來放,我發現了又文的進步。。又文對"數量"已經漸漸有很清楚的概念,雖然只是放1。2,兩種數量的乒乓球,但是"第一次"就放對就能看出又文"概念開始很清楚"了;至於亦帆,雖然第一次沒放對,但當他第一次放錯時,我提醒他:"不對,放錯了",亦帆就立刻改正,這種"立刻改正"就能看出亦帆"頭腦很清楚",不要小看"頭腦","頭腦就是要很清楚",老師在講他才有在聽!~好啦,接下來的實驗就讓他們兩人自由發揮了,反正乒乓球再怎麼弄就是一定會轉的嘛,管它會不會向後轉,因為這對又文和亦帆根本不重要,他們的眼裏最重要的只有打架,為何打架?他們以為老師靠邊站沒看見,殊不知相機不會自己靠邊站,所以他們的"以為"已經全都錄,逃不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