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紙袋偶~如附件小萍老師) 

   以幼兒發展學而言,我們一直鼓勵給孩子的教育盡量以自然(天然)取材為主,因這對孩子的成長學習才能達到治標的效果,例:不須吃山珍海味,只求吃營養均衡.簡單天然的食物就好;不花錢買昂貴玩具,能就地取材.自己動手做最好;不須一定要上貴族學校,只要懂得幼稚階段重的不是“貴氣”,而是“品德的養成”..,上述原因只有一個~“孩子的世界沒您想得複雜,他們要的只有”單純“,而您給了孩子豐富的物質,並不能代表您對孩子的教育就是正確的,換句話說,”給孩子最平凡的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曾經有人對金貝比的課程產生了疑惑,例:我們曾上過”收塑膠袋“,他問:”我不懂,為什麼要上這個?“我說:"生活化..自然不做作"...是金貝比很重視的原則...也就是說~金貝比不會要求孩子做出"刻意的行為"...:不會要求孩子一定要畫出很漂亮的畫(孩子想畫什麼就畫什麼..這才是重點)...不會要求孩子說出標準答案(因孩子的思考還未具邏輯性...說出的答案本來就千奇百怪...所以"尊重並肯定孩子的思維(答案)"比較重要)......上述...當孩子呈現出"最原始..最自然..最純真..."的一面時...金貝比最愛了...而收塑膠袋的"""整理"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堂課是在教孩子~當你在任何地方看到亂七八糟的物品時..:亂七八糟的塑膠袋...你要如何讓它們看起來"整齊..舒服"...換句話說...金貝比的所有課程都是在教導..引導..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態度(道德觀)"...: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對自己負責...懂得主動分享...懂得主動幫忙...這些生活態度(道德觀)比什麼(學歷..財富..住豪宅..開名車..穿名牌衣...)都重要...現代人不是正缺乏這些生活態度(道德觀)...現在唯有靠"教育"才能導正這種歪風..."教育"就得要從"幼兒教育"(實歲0-7)開始好好紮根..."教育"不能只靠"學校"...影響孩子人格最深的其實是"家庭(父母)"...其次才是"學校(老師)"...最後才是"社會"...換句話說...想要孩子將來成為有用的人..."家庭(父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學校(老師)"只是配角..是負責提供父母"意見或方法或建議"的角色而已..學校(老師)是無法取代家庭(父母)...總歸一句話...為了孩子好...家庭(父母)為主...學校(老師)為輔...最重要的是~家庭(父母)和學校(老師)要互相配合...而不是互相指責或推卸責任...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最終的希望就是讓社會更祥和(大家都有飯吃...大家都能互助合作...沒有自私自利...沒有搶劫勒索...)...不是嗎?~~~我想我回歸今天的課程”紙套偶-在信封袋或紙袋上利用彩色筆著色或貼貼紙或..的方式做出各種造型,完成紙袋偶!“看到沒,我們沒有要孩子花什麼錢就能讓他們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紙袋)偶,這才是真正的幼兒教育!..老師拿出3隻布偶並將它們擺定位,老師問了:”這些“偶”為什麼都不會動呢?“邦名說:“我叫它動的時候它都不會動,它沒有嘴巴講話,它就是沒有在動,它都沒有眼睛在看~”!老師再問:“那你為什麼都不會動呢?”邦名說:“嗯..嗯..嗯..”,看著邦名“嗯”這麼久,我想他再“嗯”下去一定“嗯”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為了幫他找個台階下,也或許為了讓他換個角度思考,所以老師把題目的“不會”改成“會”

好了,畢竟要活潑過度的他體會“他為什麼不會動”大概真的體會不出來吧?!因為“活潑過度”永遠無法跟“不會動”劃上等號,所以老師就將題目改成“你為什麼會動呢?”邦名指著聖誕老人的布偶說:“老公公的眼睛不會動~”,老師再問邦名一次:“我是問~你為什麼會動耶?”邦名說:

“嗯..嗯..嗯..”,唉,一直到現在老師還是很納悶~“邦名,你早上不是才蹲過馬桶,難道嗯”得還不夠多嗎?”怎麼你小小的大腸裏裝的屎比老師還多啊?!這個問題你自個兒回去想想吧~!...素材老師都準備好了,現在就開始動手做你的偶吧,..對了,不管你做出來的偶是長什麼樣,老師都覺得是世界上最棒的偶,因為~那是你用盡心思所創造出來的,當然無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