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玻璃珠變乒乓球(玅瑾老師) 

  實驗:鍋子裡放沙子,沙子上面放玻璃珠,沙裡埋乒乓球,以棒子敲打鍋子邊緣,最後玻璃珠會沉入沙中,乒乓球會浮出沙子上面!~今天我不想只讓侑晨做實驗,我想讓他在進行實驗前玩點兒小小的遊戲,雖說是遊戲,其實也是我想暗中測試(觀察)侑晨是否有某方面的能力?!..記得上週生活禮儀課我們上過“開底片盒”,其實底片盒的用途真的很多,除了可以拿開罐器來開它,藉以練習小肌肉的協調性外,如果我們在數個底片盒中各放入不一樣的物品(沒有底片盒也可以用其它不透明盒子代替),接著蓋上蓋子,最後搖一搖底片盒,聽一聽並判斷底片盒裏各裝什麼?或哪個底片盒搖起來的聲音最清脆或最大聲或..,這時的底片盒我們又可以稱它為“聽筒”,“聽筒”最大的用途在於培養或測試孩子的聽覺能力,大家看,“聽筒的做法及功用”是否又呼應了我以前常提的~“給孩子的玩具或教具不要花大錢去購買,只要我們用點兒心,一樣可以給孩子富有教育性的無價教材!”~因為乒乓球體積過大放不進底片盒內,所以等等我只打算將玻璃珠放底片盒內,但在放之前,我想先讓侑晨了解一下玻璃珠可以怎麼玩??首先,我將玻璃珠放地上,然後我用嘴巴吹它,我邊吹邊說:“吹~”,玻璃珠就被我吹走了,我不斷吹,玻璃珠當然不斷滾,侑晨鐵定沒看過這樣的景象,所以當我把玻璃珠吹到不斷滾動時,侑晨是看

得目瞪口呆;接下來我用手去彈玻璃珠,邊彈我會邊說:“彈~”,玻璃珠就被我彈到滾走了,

侑晨一樣看得目瞪口呆,我很喜歡侑晨的“看得目瞪口呆”,因為只有這樣的表情才代表“他把老師所教的全都吸收進去了~”,我不喜歡孩子浪費生命,我更不喜歡大人對孩子揠苗助長,我只喜歡孩子在很自然很輕鬆的心情下學習任何事物,因為這樣的學習才有意義,才能長久!~我示範完玻璃珠的玩法-“吹+彈”,接下來我將玻璃珠教給侑晨,我只說了一個字:“吹~”,結果侑晨就將玻璃珠拿得高高的,然後對著它吹~,哈哈哈,小孩就是這麼單純,叫他吹,他就只記得一個動作“吹”,完全忘了要“放地上”吹才能讓玻璃珠吹到滾動,不過沒關係啦,侑晨有做“吹”的動作我真的就很高興了,..接下來我說:“彈~”,ㄟ,侑晨有記得要先將玻璃珠放地上喔,接著他就用手去“撥”它,雖然他是用撥的不是用彈的,但是玻璃珠真的有被他撥到滾動耶,真的厲害厲害!接下來老師準備了2個底片盒,老師當著侑晨的面將玻璃珠放進其中一個底片盒,然後蓋上蓋子並搖一搖底片盒,底片盒真的有出現“咚咚咚”的聲音喔,為了要測試侑晨聽力好不好?判斷力夠不夠正確?所以我將2底片盒分別放侑晨左右耳朵,然後同時搖動2個底片盒,之後我讓侑晨選:“哪個底片盒裏有放玻璃珠?”侑晨左右手各拿1個底片盒,結果他想都沒想就將沒裝玻璃珠的那個底片盒直接交給我,最後將手中的那個底片盒打開~哈哈,玻璃珠真的在裏面耶,天啊,侑晨怎麼那麼神啦,我真的有嚇到耶!~好啦,剛才一直玩玻璃珠,現在我們來玩乒乓球囉..因為我想讓侑晨學習前後 左右的概念,但為了有趣,所以我將乒乓球放盤子裏,我說:“前後.前後.前後..”時,我就只會讓乒乓球在盤子裏前後前後地滾,我說:“左右.左右.左右..”時,我就只會讓乒乓球在盤子裏左右左右地滾,不管我在示範“前後”或“左右”時,我的動作是很慢很慢很慢的,因為我就是要讓侑晨“看清楚”,其實不只侑晨,任何一個學齡前的孩子,因為他們對任何的學習都才剛起步,所以大人唯有“慢”,孩子才有充裕的時間“看清楚.想清楚”,學習效率才會好~!我將乒乓球放在盤子上並交給侑晨,我開始發號施令,我說:“左右.左右.左右”,沒想到我才剛這麼一說,侑晨就將盤子裏的乒乓球拿起來放地上,然後雙手就只拿著盤子亂七八糟地把“空氣”搖來搖去,而且搖得很認真喔,哈哈哈,真的好好笑,我邊笑邊說:“球呢?你的球呢?”這時侑晨才想到要把地上的乒乓球放盤子裏,我又開始說:“前後.前後.前後.左右.左右.左右..”,即使乒乓球已經在盤子裏,但侑晨還是照搖他的“亂七八糟”,哈哈哈,真的好可愛,我光看侑晨“只顧搖他的,完全不理會老師的口令”,我就覺得~唉呀,大人的世界如果像小孩的世界這麼單純的話,社會就可以更詳和了~!~我們趕緊來實驗囉..鍋內先放乒乓球,再倒沙子,然後把玻璃珠擺沙子上面,最後我們就請侑晨來敲敲鍋子吧..ㄟ~乒乓球真的從沙裏跑出來耶,玻璃珠呢?玻璃珠一下子就掉進沙子裏看不見了,不過侑晨為了證明“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所以他忍不住伸手進去沙子裏拉一拉,為的就是要取出那顆可能可以引領他走向光明大道的那顆“光明之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