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我的美腿()(玅瑾老師) 

    曾聽一位醫師講了一句我挺認同的話:"在死神面前大家都一樣!"。。我相信"人身難得",所以我重視"健康與安全",人要健康安全活下來,才有機會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我非常重視小孩的飲食和安全之故。。,很多家長把小孩當大人看待,以為跟小孩"講個幾遍該注意的地方",小孩就會"注意安全"了,其實小孩沒大家想得這麼簡單,不,應該說,小孩就是頭腦太過簡單了,所以根本不會去想那麼多,記那麼多,注意那麼多,他們也還無法理智地控制自己,也因此小孩才會有那麼多"突然"的行為而造成遺憾,"突然行為"發生了,過多的責備對小孩而言都只是傷害,我就是知道每個小孩的特性是這樣(沒一個例外的),所以我才會一直盯著他們,盡量不要離開他們視線,我也不會讓他們拿危險物品,即便他們在玩小零件,我還是會盯著他們,因為上一秒他們拿小零件組合汽車,下一秒可能就會"突然"把零件往嘴巴鼻孔塞。。有人說:"ㄚ,這樣一直盯著小孩好累喔",是啊,要把一個小孩的"生理"照顧好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生理就有心理,"心理"更難,因為心理看不見,心理夾雜比生理更多更多因素。。既然人生很難,既然人身難得,那麼再怎樣辛苦也得盡量把人生過得圓滿,才不會白白走這遭!~"用布蓋住每個人的腿(腳),最後猜猜這是誰的美腿(腳)"。。體能是這樣上的喔,"布。名字。腳的單位詞(雙。單)"是我要給又文和亦帆心理上的建設,那天跟又文媽媽提到,要觀察小孩的頭腦是否有進展,在測試他們同樣問題時,可以"換個方式"看看他們的反應如何,"反應"就可判斷他們的進展如何?舉個例來說:我準備了5組不同的布(★▲◆●),每組布2塊,以前我都是先把一組布排成一列,接著從另一組布取其中一塊布(例:▲)交給又文或亦帆來進行對應~★▲◆●

             ▲

,"取其中一塊布(例:▲)交給他們"是比較簡單且他們已經很熟悉的方式了,今天我要"換個方式",我的經驗告訴我,"方式要換"才能讓小孩懂得變通,如果老用一成不變的方式,最後小孩的思考方式會一直停留在那邊,會比較無法懂得該如何變通,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在絞盡腦汁想各種教學方式的原因,只為~"培養小孩的變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好,我們回到正題,現在我將5組布全布散放(就是亂七八糟放),因為我+又文+亦帆共3個人,所以每組布我都準備3塊,然後我取其中一塊布,例:★,接著我請又文和亦帆從散放的布中找到跟我一樣的布★,結果我屢試不爽,又文和亦帆"沒有一次拿對"。。,其實這也代表我太高估他們的能力了,代表他們的思想還沒有那麼複雜,他們的思緒可能被散放的布給搞亂了,但可不代表他們腦袋有問題喔!~"沒有一次拿對"有沒有關係?!當然沒關係啊,當小孩無法跳級時就先讓他們"暫時"先回歸原點蘊釀一下就好了,跳級的事改天再試。。我把一組布排一列,另一組布我就帶著又文和亦帆一起完成"對應",這過程又文和亦帆時而放對時而放錯,其實這些在我眼裏也不會覺得怎樣,因為我總覺得"錯中學"比"一次賓果"所得到的啟示更多~~~~~

(對應)★▲◆●

    ★▲◆●

~接下來我幫又文和亦帆簡單複習一下腳的量詞(單位詞)-雙。單,其實不須用太複雜的方式

,我舉起自己雙腳就出示字卡說:"雙",我舉起自己單腳就出示字卡說:"單"。。我多表演幾次,又文和亦帆就會記幾次了。。接著我把字卡"單"給又文,字卡"雙"給亦帆,腿就由我來舉就好~~我時而舉單腳時而舉雙腳,又文和亦帆也挺配合的,當我舉雙腳時,亦帆就出示字卡"雙",當我舉單腳時,又文就出示字卡"單",或許他們倆是看在我的腳份上,也或許我剛示範時他們真的印象深刻,不管如何~我的腳總算沒白舉了!。。。好啦,在遊戲前我想讓他們先認識一下自己的名字,我寫了2組名片,每組名片上都貼上貼紙做錯誤控制,如何讓他們認識自己名字,很簡單,我就把他們的名牌都交給他們,然後我指地上的名牌"亦帆",亦帆就把手中的名牌"亦帆"對應地上的名牌"亦帆",我指地上的名牌"又文",又文就把手中的名牌"又文"對應地上的名牌"又文",這種簡單的對應方式多用幾次,其實小孩多多少少會觀察國字外型而無形中就認識自己名字了~

(對應)亦帆★ 老師◆ 又文▓

    亦帆★ 老師◆ 又文▓

~~我用布把我們3人的腿都蓋起來,我隨便抓一隻腳起來問:"這是誰的美腳啊?"好笑的是,又文和亦帆都同時舉高手中的自己名牌,一樣屢試不爽喔。。。今天又文和亦帆又有了一個新經驗~"認識自己的名字"。。有時都在想,我怎麼有辦法可以給小孩這麼多東西啊?!真的服了自己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