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風的聲音(玅瑾老師)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少子女化嚴重,家長關注子女教育,教師法今年6月正式上路後,汰除不適任教師門檻下降,若老師在溝通過程中不夠即時、不耐煩、用語不尊重,一旦被判定應負主要責任,就有被解聘風險,基層教師憂心忡忡,甚至私設側錄器「防患未然」。。。一名國小基層教師喊冤,自己在課堂上注重創新互動,不要求秩序,但家長無法接受,就被投訴班級經營有問題;有國小教師表示,學生上課積極發言,家長不滿老師未優先讓未發言學生發表意見,要求不應打壓他的孩子,多次溝通未果,老師只是說出希望家長能理性一點,卻被錄音投訴;有教師指出,為了訓練孩子的體適能,偶爾會安排學生晨跑,沒想到家長不僅要求自己小孩不能跑,還要求全班都不能跑,明顯干涉教學,屢次溝通未果,家長一狀告上校長,說老師無法溝通。。。!】。。。看到【側錄器。班級經營。說老師無法溝通】這些字眼,我突然想起民國100年時,有位從別的學校轉來的一位實歲3歲的男孩,他轉學的原因媽媽並沒有誠實告訴我,直到3個月的某次,"男孩大便在教室走廊,他看了自己掉在走廊的大便後就裝作沒事地走掉去玩玩具,然後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悠哉地走過去~踩到了人屎。。"。。放學時間我跟媽媽告知此事,媽媽知道的第一時間並沒有跟我道歉或請小孩跟我道歉,媽媽是很淡定地跟我討論著"他的小孩不管是大在褲子上或地上都不是故意的,我們對這樣的小孩要有"更多的愛"~"(男孩已不包尿布,3個月間很多時候都是大在褲子上,這是第一次大在走廊上)。。跟媽媽討論時我提出我的經驗和看法,因為我的認知跟媽媽不同,所以媽媽丟了一句話送給我:"老師,妳真的很難溝通!"後來從其他家長口中得知,這孩子會從別的學校轉過來也是因為"明知自己大便在褲子了卻故意不講"這原因家長跟老師溝通不良而轉學,嗯。。所以從她送我那句話後,這孩子隔天就轉學了~!。。10年前有位在國小教書的家長告訴我,現在因為少子化,恐龍家長又多,所以她的同事現在只管教書,其它班級經營的事都不管了。。。,問您喔,如果您是老師,您會怎麼做呢?我啊~答案早在我心中了!~幸福的又文。亦帆和若妘,我們只管做實驗,其它不用去管了。。"迴紋針兩兩串在一起掛在棉線的末端,最後用力旋轉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我上課的重點:國字→串(迴紋針兩兩串在一起)+天氣(晴天。雨天。陰天。刮風天(實驗:風的聲音)),有沒有發現,通常我都比較無視於"已經設計好的課程,例:實驗。作品。紙上作業"(結果),而是比較著重在"我額外想出來的東西,例:偶數。2的倍數。標點符號。國字。。"(過程),因為我是一個比較重視"過程"的人,過程=學習態度=影響你到底有沒有吸收的主要原因,至於"結果如何"?我認為那對人生根本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粗心大意。有沒有這個天份或。。都會影響結果,所以若"結果不好",那就"修正過來就好了","態度"才是這輩子帶著走的東西!。。。我先讓他們看看一根一根的迴紋針,然後再把串好的迴紋針交給他們,我說"你覺得~迴紋針被。。?"(之前我的問法是:你看到什麼?你想到什?。。,今天我換個問法:。。被。。,我認為大人跟小孩對話時可以"多變化",也就是"換一種說法或問法",這會有助於小孩的理解力跟語言程度,也就是因為小孩"聽過",所以他們"知道更多","知道更多"後就會懂得運用,最重要的是他們就會看得懂。聽得懂。。,至少我的經驗是這樣告訴我的。。),"一根一根的迴紋針變成一條迴紋針,迴紋針到底被。。。了呢?"又文說:"被倒了",若妘跟著說:"倒了",若妘說完接著說:"(手指謠)鵝爸爸再見,鵝媽媽再見",亦帆沒有接著若妘的手指謠說:"小手擺後面",亦帆很清醒地回答題目說:"迴紋針掉下去了",若妘從手指謠回到現實狀況學著亦帆說:"下去",說完若妘腦袋就跳出吃飯的畫面,然後想起我教他們吃飯時要用手"扶著"碗,所以若妘說完:"下去"後,她又補一句:"扶著",接著又文就將一長條的迴紋針當成聽診器掛在自己雙耳上,若妘看到了也學又文的動作將2根迴紋針分別放進她的兩個耳洞,這時又文就對若妘說:"妹妹,妳是護士嗎?",若妘就點點頭,完後又文就拿聽診器聽聽若妘的"耳洞"有沒有"心跳聲",若妘還真的一動也不動地當又文的白老鼠呢~。。我們把鏡頭轉向亦帆。。那邊的又文想挑戰不可能的任務,這邊的亦帆卻挑戰著可能的任務~因為上週五的體能課"拖鞋快遞"亦帆有把眼睛瞪大看,雖然他用力瞪大的眼睛看起來還是不大,但是"以四捨五入法"來算,我們還是把亦帆已經盡力瞪大的眼睛算成是大眼睛好了,因為有這雙勉強撐大的眼睛,所以亦帆就把"繩子必須以一高一低的方式才能將拖鞋從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要訣給狠狠記住,然後將"一高一低"再運用到一長條的迴紋針上,雖然一長條的迴紋針沒有拖鞋,但什麼叫"一高一低"亦帆真的是知道的~亦帆先將一長條迴紋針拉成橫的-,接著將一端往上(高)另一端往下(低)∖,完後他再一端往下(低)另一端往上(高)∕。。,屢試不爽,這些動作不是我叫亦帆做的,是他自己想到自己去做的,我只是"偷偷看到偷偷記錄下來"而已。。,那天有網友說我的學生都好可愛,我認為他們的可愛不是因為我,而是當他們呈現最真實的自我時,我並沒有去阻止他們,而是默默鼓勵著他們~"孩子們,做自己很重要,加油!"~~"迴紋針被串起來了","串"是怎麼來的呢?我擺出2個髮束+1根竹筷,這時若妘忍不住動手去拿,我說:"不要拿",又文說:"不要拿",亦帆說:"不要拿老師的東西",我們3個人對著若妘連環轟炸,結果效果啵兒棒的~若妘連拿都不敢拿。。我請他們跟著我一起將兩個髮束串在竹筷上,串好後亦帆就說:"我跟媽媽烤肉",又文也說:"我跟媽媽去樓上烤肉,月亮出來了",若妘啥都沒說,不過我可以代替若妘說:"我代替月亮來吃烤肉~",不管如何,烤肉很重要,舊經驗更重要,否則亦帆和又文不會把在家的過去(舊)經驗"烤肉"在"串"這個時候說出來,雖然若妘只是代替月亮來吃烤肉(新經驗),感覺沒啥舊經驗,但至少她吃完烤肉後,"有吃過烤肉"就變成她的"舊經驗"了!~天氣有教,但版面有限,所以我只能說他們三人對於"天氣是有七八成概念的",這歸功於"家庭教育+圖片有吸引力+我演得生動"。。。最後兩行就記錄著實驗花絮:其實我並沒有聽到被串起來的迴紋針旋轉時風的聲音,我只聽到若妘拎著數串迴紋針自轉著說:"轉轉轉。。",亦帆則一直說:"我要我要我要。。放煙火"(我還以為他要說:"我要~風的聲音"),又文則將一長串的迴紋針放進他的兩耳洞,然後躲在角落聽聽地板有沒有心跳聲。。。哇喔,又是3個勇敢做自己的小孩了,不,也要算我一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