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追不到(玅瑾老師) 

   先略談"幼兒行為",因從我第一年踏入幼教界至今也快20年了,我發現很多家長對"幼兒行為"有很多盲點(20年前和現在都一樣,甚至更嚴重),不過與其說"盲點",不如說"觀點",就是因為每個大人對孩子行為的觀點(看法)不同,所以很多因為孩子們間的行為而引發大人們間的糾紛!~大學時修過"幼兒行為"學分,當時的我就覺得~"小孩行為很簡單啊,他們錯了就叫小孩改過來就好了",但出社會第一年我就遇到棘手問題。。我帶中班新生,某天阿嬤至校告訴我,她的孫女說班上某某某(發展遲緩兒)都喜歡打她,我了解情況後有跟某某某家長

告知,某某某家長告訴我:"老師,我的小孩不是打人,他如果喜歡你,他都會用他的手在人家的肩膀拍一拍,他不是打人,他是喜歡你。。,因為他在家都這樣。。",我把這結論告訴那女孩兒的阿嬤,阿嬤聽完卻告訴我:"老師,反正喔,妳以後都不要讓我的孫女跟某某某坐在一起上課,他們在玩的時候也不要讓他們玩在一起。。"!~社會第三年我帶小班,班上有新舊生,其中一位新生是自閉兒,自閉兒的特點是"人際關係不佳",小班以下嘛,以發展來說都是"獨自遊戲或平行遊戲"(就是看起來雖然都玩一樣的玩具,但都是各玩各玩的,我不理你,你也不用來理我,我們都不用有交集,這樣最自在),所以自閉兒在當時小班時"自己玩自己的"是很正常。看不出異樣的。。,。。到了中班,同儕漸發展出聯合遊戲(開始有交集),到了大班,同儕漸發展出合作遊戲(開始會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但這位自閉兒還是自己玩自己。。當年我鼓勵全班和自閉兒~大家要相親相愛,要一起玩。。很多善良的小孩開始友善地跟自閉兒玩,但孩子是單純的,跟自閉兒玩一段時間後發現真的很無趣,於是善良的孩子又"回頭"找他們原來的伴玩;大班。。孩子們相處了3年,我讓他們玩個"小天使"的遊戲,就是你把你最喜歡的人寫下來,然後把名單交給他(她),拿到最多名單的人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天使"。。結果~平日常命令其他人去做%︿%︿,而大家也都聽從她指令的那位風光小女孩兒,一張名單也沒收到,反倒是平常最服從別人指令的那位心地善良的女孩兒,全班名單都在她手上,大班上學期我測試一次,大班下學期我再測試一次,結果~一模一樣! 。。前幾篇文提過某位家長被我通知~請她另請高明教她小孩,因我能力不足,其實最主要原因是,這孩子讀了快一年,這一年來發生了不少小孩們在遊戲時很自然地都會發生一些小插曲(糾紛),但是每次發生事情,這位家長就把罪全部怪到其他孩子身上,也就是"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自己都沒錯",當時家長聽不進我說的【小孩子在玩就是會這樣,因為他們彼此站的立場不同,想法自然不同。。,如果真要說誰對誰錯,我只能說無解,但是我們就是要教育他們。。"】,因為家長無理智,我心想:"再留她下來,那全班小孩不就被她怪光光,我看連在地上爬的蟑螂也難逃一死。。",所以,我就。。。!~以上實例,以下幼兒行為最佳處理原則:【家長們都要用寬宏大量的心。理智的腦及對方的立場去看待彼此的孩子,因為小孩不管幾歲,他們牽到北京還是小孩,都還是要教,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小孩一定要自己先教好,這樣糾紛至少減少一半!】~好像每次記錄課程活動前都要先來點兒"實務心得",其實這樣也不錯,至少我的經驗與看法可以給家長們一些提醒,以免您們走太多冤枉路,浪費太多的人生在不必要發生的事上面。。時間有限,我快速記錄今天的活動,好讓大家了解~小孩就是這款的,看多了就不會太訝異。。。"一人左手拉著綁線的氣球跑,右手去抓另一人綁線的氣球"是今天的遊戲。。我把一盤線(字卡:線)。一盤氣球(字卡:球)放又文面前,我請秉耘和柏誌來介紹"線。球"讓又文認識。。秉耘拿起一條線對又文說:"弟弟,你也跟哥哥一樣拿一條線",結果又文把秉耘手中的線直接拿走;柏誌拿起一顆氣球對又文說:"弟弟,你拿氣球",結果又文落跑不理柏誌;換我來,我把一盤線。一盤氣球先端到又文面前,接著我只端一盤線到又文面前並說:"線",我再端一盤球到又文面前並說:"球",。。我就這樣一下球。一下線。一下線。一下球。。端到又文面前,最後又文可能覺得"我有夠煩人的",於是他把我端在他面前的"線或球"給推開,然後哭了起來,其實他是藉"我有夠煩+哭"之行,行"想拿掛在牆壁。等等要玩遊戲的氣球"之實,我~很了解又文的!~我把一堆氣球。數字卡0-10擺秉耘和柏誌面前,我說:"請你們想一想,()-()=1,要想3個算式。。",結果秉耘看著一堆氣球和數字卡這樣放的:6-1=1,9-1=1,3-2=1,柏誌這樣放的:8-4=1,3-5=1,1-10=1。。。最後我帶著又文操作氣球給秉耘和柏誌看,到底()-()=1有幾種解法。。(10)-(9)=1,(5)-(4)=1,(7)-(6)=1,(3)-(2)=1。。。,實在有太多解法了,而"太多解法"就是我在告訴他們:"路有很多條可以走的!"~遊戲吧,到底要如何才能保護自己的球又能抓到別人的球呢?方式還是要自己想,想好了就要練,光說不練不行的,不過還好你們不是這樣的小孩,瞧,秉耘和柏誌追逐的多開心啊,開心之餘把自己的球顧好好的,但也忘了去抓別人的球,又文最強,"抓自己的球兼保護自己的球",瞧,他也自娛到哈哈笑,當攝影師的我看到他們笑到如此燦爛也笑到倒地了,快樂天堂就是這樣來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